2024年06月02日

幼小衔接--做孩子的引路人 Q(笔记)

2017-04-26 18:25:43

      今天市幼教专家讲座《孩子入小学你准备好了吗?》老师从孩子们的生理、心理发育的特点开始和家长分享:孩子在6岁前成长需要经过很多的关键期和危机期,当孩子三岁入园时有的有入园焦虑,当孩子在园三载已经有了固定的同伴玩耍、每天有规律的生活游戏后,将会面临着又一个阶段的转折上小学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

一、幼儿园与小学生活的变化

    小学的生活环境和幼儿园有了不同的改变,整齐的课桌摆放、小学生每天上学不允许迟到,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学习方式重过程小学则种结果。试想如果你的孩子在幼儿园游戏活动都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内容时如何能静下心来,如果孩子从小家庭教育松散、行为习惯散漫则上小学后种种的变化给孩子将会带来不适应,这些断层现象会使一部分的孩子导致对学习兴趣低落、恐惧、焦虑以及攻击性强等行为发生。

二、家长做孩子的引路人

    面对即将升入小学,家长要为孩子提供物质上的准备:书包、铅笔盒等,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孩子的心理准备,激发孩子作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不要过多的外在打压孩子。

    良好的学习能力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注意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说话,重视孩子注意力的培养、记忆能力的培养,可以引导孩子可以通过多倾听故事、儿歌,复述有趣的事情提高孩子的注意能力。

    注重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尽量让孩子自己寻找答案,培养孩子良好的探索精神,如果你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孩子缺乏思考能力,久而久之成为了孩子的拐杖。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如果家长对孩子一直迁就、溺爱,将会影响孩子良好的个性发展,家长要以身作为养成良好的睡觉饮食习惯,培养孩子爱运动兴趣,提高身体的素质,培养孩子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营造亲子阅读氛围,家庭里的图书孩子随手可以拿起阅读,孩子一起阅读。养成理解珍惜时间的习惯,做事情不拖拉,集中注意力完成,在生活中可以通过阅读、游戏等多种方式和孩子共同感受时间的作用。

     培养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重在孩子的学习态度,孩子学习时不要总是不专心,态度要认真,当孩子做作业时发生了错误可以提醒孩子错有几个自己寻找,不要包办代替,养成孩子独立检查作业的习惯。

     聆听了讲座,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收获满满,我想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时时引导孩子,从点滴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应从孩子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中不断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和不足,发现不足要提醒孩子,不要盲目的攀比接纳孩子发现孩子的优势,帮助孩子扬长补短,发挥言传身教榜样的作用,家庭教育形成一致性,多和孩子沟通教孩子做人的道理。

    作为教师我感受到了孩子发展的差异性,而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比较好的孩子都有家长在背后默默的耕耘,有的家长由于工作忙忽视了孩子的教育,家庭放养式溺爱的教育促使孩子越发好动,家长对孩子教育、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不够重视严重影响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的教育是慢的教育,是同温暖的生命一起开始的,我们要尽量避免喂养式的教育,重在孩子的教养。希望通过这个讲座大家都可以能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孩子的学习、生活,帮助孩子顺利的进入小学。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