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8日

《跟孔子学做老师》反思(笔记) T

2017-04-23 22:55:43

今天下午我们全县的小学、幼儿园、职教中心教师齐聚于繁昌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了一堂由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李宜江教授以《跟孔子学做老师》为题的讲座。讲座由三大部分组成:孔子生平简介、孔子的教师观、孔子教师观的当代启示。

李教授以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从孔子的出生、最爱的三名弟子结合实际简述了孔子的生平事迹。

其中最主要讲的就是孔子的教师观,首先是人才观,他结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培养德才兼备的样子,修已安人、学而优则仕三大部分,以平和有趣的语言解释了这三大点同时也讲述了如何做到这三大点。其中最重要讲述的即是终身学习的观念,终身学习才是教师的根本。然后又提出了学、思、行结合的观念,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方法:1、掌握学生的“愤”、“悱”的心理状态,“当即时”而教,他从他儿子上课传纸条的事例讲述了应辩证的看每一问题;转换以幼儿的角度看问题,强调要和小朋友平等观,如中国话中的“谢谢”与“对不起”,我们常见下级对上级说,幼儿对教师,却很少见教师对幼儿而言。之后他又分别从2、教学内容要难易适度,循序渐进,“当起可”而授;3、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由已知到未知,由温故而知新;4、善于运用“罕譬而喻”、“切问近思”、“叩其两端”等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方面举例讲述。最后总结教师要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使学生始终欲罢不能、欲进不已的状态。其次他讲到了因材施教,他对于因材施教提出了三大状态:1、深入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特点;2、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3、引导学生发挥特长,扬长长善;纠正学生的偏短,解偏救弊。李教授通过非常生活的一个例子将其三种状态解释的淋漓尽致。第一种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家中的食材以及自己的能力综合决定做一道西红柿炒鸡蛋,第二种是中午提前问宝贝想吃什么,然后综合家中的食材以及自己的能力商量决定自己的能力制作一道西红柿炒鸡蛋;最后一种最高境界,幼儿想吃红烧肉,家长自己想办法解决其他问题。再之后他提到了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他举例讲了孔子弟子的故事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要尊重客观事实,避免主观成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然后他讲到了万世师表为师之道。其中包含四方面:1、热爱学生,忠于教职;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讲到这个他着重提到了教师应当终身学习的观点。3、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他强调这是最难的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点。4、后生可畏,教学相长。他提倡教学只有在教师自己学的很熟悉的情况下才能将课上非常顺畅,教育与学习相互促进。

最后他讲到了孔子教师观的当代启示:1、大教教心;2、学第一,教第二;3、有教无类;4、授人以鱼;5、教学之恋。

三个小时的讲座不知不觉就这样结束了,不得不说他讲座中的观点有很多都值得我们去反思,也值得我们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不断去探索。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