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2日

该怎么爱你,我的孩子 Q

2016-05-07 12:41:55

    彦彦是个帅气大眼睛男孩,从托班升上来的,近期已经维持了一个月早上入园后与父母的分离焦虑,和彦彦妈妈聊了很久,原来是彦彦爸爸工作比较忙,从小大多数时间由妈妈带大,彦彦最近因为牙疼妈妈比较关心孩子,因为孩子不舒服只要孩子提出的要求无条件的满足,而妈妈因为一次同学聚会回来的很迟,孩子心理不安害怕妈妈又走了,每次早上把孩子入园后都不愿意与家长分开。

    每次妈妈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老师抱着孩子哄孩子,彦彦每天都对老师打骂,时常用他的小脚把老师的身上踢红甚至踢青,还扔东西,踢班级的门。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发现彦彦妈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心情比较急躁,每次孩子不听话都是一顿打而结束,当孩子上幼儿园不愿和妈妈分开的时候,家长总是打孩子或者吓孩子如果你不上幼儿园我就······
   当孩子经过情绪哭闹家长离开幼儿园,彦彦的情绪逐渐正常,能自然地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与同伴间能友好交往,但与同伴发生碰撞后不愿意道歉。
   分析:孩子是在不断成长的,当孩子有了入园焦虑,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给予更多的耐心去引导孩子。
 1、成人应该说话算数,陪伴孩子成长时要诚信。
    孩子是一个独立不断成长的人,彦妈妈送孩子入园有时是带孩子买玩具的借口把孩子哄骗入园,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说话算数,因为家长的哄骗孩子以为妈妈在幼儿园所以一直坚持往外跑。造成孩子不能安心在园。
2、家长尽量保持与幼儿园生活作息一致
   家长在家每天给孩子长时间看动画片吃零食,当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家长有时也无奈的一味的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缺少教育孩子的时间,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少看电视,减少看动画片的时间,孩子视网膜12岁才能发育好,看电视时间长了对眼睛视力不好,丰富的色彩画面长时间刺激孩子的大脑孩子以后对单调的书本不感兴趣,彦彦在家还边吃饭吃看电视影响孩子咀嚼,对孩子的消化功能不好,家长应多陪孩子,亲子同乐加强与孩子沟通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3、减少孩子的依赖性
    多培养孩子独立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别给孩子太多的帮助,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让孩子独立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立坚强的品格。
4、培养孩子有爱心
    孩子的感恩教育是孩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养分,从小要知道感恩于父母,家长可通过不能的方式让孩子知道工作、生活的辛苦,孩子生活的来之不易,尊老爱幼。
5、正面引导孩子
   给予孩子更多教育爱的正能量,少打骂孩子,在生活中要善于寻找教育孩子的契机,每天放学回家彦妈妈发现彦心情很好,便没有和孩子沟通,没有和孩子聊过早上入园发生的事情,应该让孩子能够分辨事情的对、错。遗失了教育孩子最好的时机,家长可以通过故事、有趣的语言、讲道理的方式让孩子知道了长大了就应该上幼儿园,幼儿园有好朋友、老师、玩具、美食,上幼儿园真好。多聊幼儿园的趣事。
6、树立教师的威信,尊重老师,避免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
   当孩子有入园分离焦虑,家长应该在自身不断反思,多学习。教育孩子需要有技巧,孩子不愿上幼儿园可以找到各种理由,家长满足孩子的心理,有一次,带孩子们做早操回来,却发现彦妈妈随着孩子说:“不喜欢老师,所以不上幼儿园,我去找园长,让园长批评老师。”有次隔壁邻居和彦妈妈一起把孩子送幼儿园,那个邻居奶奶竟然质问佳佳老师:“你们怎么了?孩子这么不愿意上幼儿园?”彦妈妈却不知,家长对教师的不尊重,随意的话语便导致了孩子每天入园不跟老师打招呼,随意打骂老师,对孩子成长却非常不利。现在打老师,长大后不高兴的时候又会打谁呢?应该在孩子面前树立老师的威信,尊重老师,当有困惑可以不要当孩子的面和老师交流。
7、家长的焦虑,负面情绪无限期的延长了孩子入园焦虑的时间
    因为家长对孩子的爱,家长一味满足孩子,当孩子哭闹不愿上幼儿园,家长就产生哭闹今天就不送孩子在家里休息的心理,和孩子共同寻找各种负面的理由,家长送孩子入园后在幼儿园角落里躲着让孩子觉得妈妈还没走,孩子便要冲出幼儿园找妈妈,我园负责家园共育的副园长安慰孩子,孩子找到了不上幼儿园的新理由,一楼老师欺负她,一位称是孩子的阿姨到园长室要看一楼监控,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对幼儿园的不信任,无形中把孩子入园期的焦虑无限期延长。家长们恕不知道因为家长不安心、立场不坚定造成了孩子哭闹严重,唯有家长放心、孩子才能安心。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彦的行为班级里已经有孩子逐渐开始模仿,当孩子往教室外跑的时候有的孩子还跟着。一个月来孩子闹情绪的时候老师总是把孩子抱着哄孩子,送给孩子小红花、班级孩子最爱的捏捏响玩具,却不知孩子现在不仅不知道珍惜还对老师打骂严重,每天我们抱着孩子,孩子的倔强让我们满头大汗、看着我们的身上被孩子踢、捏的红一块、青一块,听到的是仅仅是家长单独道歉,家长应该陪着孩子和老师道歉,孩子一个小小的道歉,至少可以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8、多于老师沟通
   有次我和孩子妈妈谈话,彦妈妈却说我的孩子让我不跟老师说话,她也因为孩子的要求,不敢跟老师说话。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老师和妈妈是朋友一样聊天,多沟通才能找出原因。
     面对彦彦的入园焦虑,我们三位老师不断反思与家长进行交流,也常常获得园长们的帮助,在一起商讨帮助孩子度过适应期的办法,我也经常与孩子家长电话沟通,好在孩子入园焦虑只是妈妈送的那会,孩子的妈妈走了,孩子都能正常愉悦的参与各项活动。

    我们的调整策略是每天家长在幼儿园把孩子情绪安抚好再进入班级,因为班级里还有更多的孩子需要老师的照顾,老师已经与家长沟通数次,家长应该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老师每天抱着孩子或许孩子会认为妈妈在幼儿园,所以他要冲出去找妈妈,只有家长跟孩子沟通好,孩子才会安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很多的习惯是在家庭教育中养成的,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困惑家长应多学习。孩子是独立成长的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今后我们还会跟彦妈妈多沟通希望彦家长可以不断调整教育方法,相信在我们同步关心帮助下,将拥有满满正能量的教育能够帮彦彦尽快度过入园焦虑。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