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2日

(A/教育教学)生成活动:神秘的恐龙

2016-05-04 14:09:53

附件下载:

主题的产生:

说起恐龙,每个孩子都喜欢得不得了,也许是因为他们太独特、神秘了。

2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时期,地球上植物生长茂盛,恐龙食物来源充足,所以身躯长得非常高大白垩纪时期,恐龙的品种繁多,千奇百怪。但在7000万年前,恐龙神秘的消失了,在地球上再也找不到了。恐龙失去了,它还会回来吗?

自孩子们在图书角看了图书《神秘的恐龙》之后,对生活在2亿多年前的恐龙产生了兴趣。由此引发了小朋友进一步了解恐龙的欲望,常常在一起就恐龙的种类、外形、生活环境、消失的原因等展开讨论。由此围绕恐龙的一系列美术创作活动就产生了。

一、活动目标:

1、丰富幼儿有关恐龙的知识,培养幼儿真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绪。

2、在认识和了解恐龙的基础上,抓住不同恐龙的个性化特征用不同的材料大胆表现自己想象中的恐龙。

二、重难点:

了解恐龙不同的外形特征。抓住不同恐龙的个性化特征进行表现。

三、活动准备:

1ppt课件:恐龙世界

2、各种恐龙图片,如霸王龙、蛇颈龙、翼龙、剑龙等。

3、记号笔,画纸,油画棒,橡皮泥若干。

四、活动过程:

1、播放.ppt《恐龙世界》。

2、幼儿讨论:

恐龙的牙齿什么样?它吃什么食物?它有什么本领?是卵生还是胎生?你最喜欢哪种恐龙?为什么?

3、观察图片,了解恐龙不同的外形特征。

1 引导幼儿观察霸王龙的特征。

教师:这是什么恐龙?(霸王龙)霸王龙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满嘴都是尖利的牙齿,可以撕咬任何食物)它的头部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

2 引导幼儿观察剑龙的特征。

教师:这又是什么恐龙?(剑龙)在它的外形上有个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你们知道吗?(身上长着剑一样的骨质板,从头到尾都是)这些“剑”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呢?

3 引导幼儿观察另外几种恐龙,把握恐龙的外形特征。

教师小结:恐龙一般身体大,尾巴粗而长,后腿粗壮,从头至尾线条像山坡一样,它们都有锋利的牙齿,有甲、剑等生长物。

4、幼儿自由选择工具,可以用绘画的形式也可以用泥塑的形式创作恐龙。  

5、展示幼儿作品。

 教学反思:

    恐龙对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一提起恐龙,他们就有说不完的话题。抓住幼儿喜爱恐龙这一特点,让幼儿自由选择绘画或泥塑的方式创作恐龙,发展了幼儿创造性思维,提高幼儿动手动脑能力。

    在活动中我通过PPT《恐龙世界》重现2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时期,恐龙的生活场景来吸引幼儿,让孩子了解恐龙的种类和生活习性。然后出示几种幼儿较熟悉的具有代表性的恐龙图片让其观察这些恐龙最明显的特征、不同的的动态及外形上的区别等,帮助幼儿发现恐龙的品种多样,建构新的知识经验,为幼儿创作活动做铺垫。

    本次活动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创作方式,比如喜欢画画的幼儿可以选择记号笔、油画棒用绘画的形式展现恐龙及生活场景;喜欢泥塑的幼儿可以选择橡皮泥来展示不同的恐龙及动态。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创作兴趣和创作欲望,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困惑与问题:1.由于幼儿对恐龙的喜爱程度不同、知识经验不同、对作品的表现能力不同,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把握住恐龙的特征并创造性地表现出来。但也有一小部分幼儿作品还处于临摹状态,缺乏灵性和创造性。在以后活动中值得注意的是应加强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观察能力的培养,增强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