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3日

诗歌《下雨啦》活动反思Z(笔记)

2015-04-03 14:18:56

“羊”春四月,春雨绵绵。语言活动《下雨啦》应时应景,是一首描绘春雨、感情细腻的诗歌,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法,将小蜗牛、小青蛙、小雨靴、小雨伞融入春雨的情境中,充满了画面感。独特有趣的象声词更易帮助幼儿感受春雨的意境和景象,理解诗歌的内容,表达对春雨的想法。

根据孩子的已有生活经验,我准备了课件、图片、音乐。在活动的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下雨的声音片段,带领大家聆听春雨的声音,唤起孩子对下雨情景的再现。引导他们说出下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大声地说出来并学一学。通过说雨学雨,请小朋友自由讨论,说出下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有:哗啦、沙沙、淅沥、滴答。以及分享自己会在下雨天做些什么事情。

在学习诗歌的环节中,通过出示图片,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大胆猜想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之后展示课件配上轻柔舒缓的伴有下雨声的钢琴曲,带领孩子认真倾听感受春雨的景象,理解诗歌所抒发的的情感。分解诗歌进行提问,加深小朋友对诗歌的印象,以便更好地掌握诗歌。并请他们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说一说小蜗牛、小青蛙、小雨靴、小雨伞还会说哪些话?尝试创编诗歌。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还进行了简单的游戏,用互动的方式分组扮演诗中的角色。

活动的效果令我惊喜,诗歌我只示范朗诵了一次,小朋友便可以很完整地朗诵诗歌,在创编的环节上孩子兴趣浓,充满积极性。尤其运用拟人化地修辞手法说出很多语句。如:

“下雨啦,下雨啦,小雨靴说,我可以踩水花啦!“

”下雨啦,下雨啦,小雨伞说,可别把我弄丢啦!“

”下雨啦,下雨啦,大河马说,我可以洗个澡啦!”

“下雨啦,下雨啦,小鸭子说,我可以和小伙伴游泳啦!”

……

虽然只是一首简单的诗歌,虽然只有短短几句,却可以预设更多的问题情境鼓励小朋友积极参与和展示!带领他们体验语言活动的魅力!何乐而不为呢!

听,春雨一直在下,他们在做什么呢?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