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4日

科学活动:垃圾怎样分类

2015/4/30 0:23:47


活动的刚开始,我先带领幼儿讨论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在这个环节中,由于中班二期的孩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直接刺激,能够引发他们的间接经验,一个孩子的经验能够引起其它孩子对相关经验的回忆、联想甚至推论,所以当第一个孩子说了在幼儿园发现的某样垃圾后,幼儿的思维便总是停留在幼儿园的生活:我们做手工剪下来有垃圾;吃完苹果后有垃圾;喝完牛奶的袋子也是垃圾、擦过鼻涕的餐巾纸也是垃圾等。后来经过老师的引导,幼儿的思维有所发散:妈妈切菜有垃圾;吃完东西的袋子、皮是垃圾;家里用破的东西是垃圾;爸爸吸烟的烟蒂是垃圾等,回答问题的气氛越来越踊跃。

 

活动中我利用教学课件让幼儿观看垃圾的分类,通过提问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哪个标志是代表可回收,哪个标志代表不可回收,同时灌输一些环保的理念,然后认识一些垃圾的标志,认识垃圾的标志后,才能更好的去有效分类。幼儿通过巩固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更加直观的体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在垃圾分类这个环节里,我临时增加了一个游戏环节,就是把动画片里的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垃圾桶,取了个名字叫——垃圾桶兄弟。大哥是可回收垃圾桶,能吃的东西有废金属、饮料瓶、废纸、废布等;二哥是厨余垃圾桶,能吃的东西是剩饭剩菜、瓜壳、果皮;三哥是有害垃圾桶,能吃废电池、油漆等;小弟弟是其他垃圾桶,三位哥哥不吃的东西它全吃。通过这一形象的比喻,孩子们理解起来就更容易了。

最后,我们在幼儿园找了一圈,发现了三处有这两个标志的垃圾桶,于是我问孩子们:“你们以后在家帮爸爸妈妈收拾房子,知道垃圾要怎么放了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不乱扔垃圾,垃圾要分类,看见垃圾要把它们扔到垃圾桶里。”从此可以看出,不乱扔垃圾的意识,已经在幼儿脑子里慢慢形成,今后还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复习巩固,多些随机教育,相信这种意识会在幼儿脑子里根深蒂固,使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