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当成“孩子”,也就是从孩子的角度看一切。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客人蚕宝宝成为我们班的“特邀嘉宾”。孩子们每天都会观察、“照料”它,显然它已经是我们班的座上宾啦。孩子们时常会将自己观察到的变化进行交流。仁宝尤爱这些蚕宝宝,每次都将自己发现的秘密和我们分享。一次区域游戏后,他又悄悄地去看蚕宝宝,第一只蚕宝宝吐丝就是他发现的呢!兴高采烈地拉着我去看,看到他激动的眼神,我说:“真的啊!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从他喜悦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满足与快乐。乐宝也是这些蚕宝宝的“忠实粉丝”。爱动脑筋的她问:“老师,蚕宝宝吐完丝结成茧,最后会变成蝴蝶吗?显然,她是由蚕的生长联想到毛毛虫的成长过程了。我便和她细致地说起了蚕和毛毛虫的生长过程。了解了它们生长过程的不同后,从她满足的脸上,我看到的是一种朋友间的信任。 我们常热心的为孩子安排着一切,其实那是孩子需要的吗?其实不一定!在他们小世界里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在面对孩子的某种做法不认同时,我们本能反应就是纠正或者往引导。 当孩子欣喜地向你诉说着他的发现时,你会是怎样的回应呢?是和孩子如亲密似朋友一样酣畅淋漓畅谈,还是不屑一顾敷衍了事?一个举动、眼神,对他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既是鼓励,也是信任! 所以,把自己当“孩子”,从他们的角度看事情,了解其内心真正的需要,才能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
留 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