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背景: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爱动物是幼儿的天性。孩子和动物之间,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千变万化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够引起孩子的注意。孩子们总是充满了对不同种类的动物的好奇心与探索兴趣。每次去童话森林,孩子们总是围着十二生肖的小动物们展开游戏。有一天,我看到黄梓垚小朋友手里拿着一把草,我问她:“在干嘛呢?”她说:“我在给小兔子喂吃的,我家里也有养小兔子”。这时,一群小朋友围了上来,大家齐声说:“我也想养小兔子。”从而,我们生成了此次手工制作小兔子的活动,带上兔子找春天。 活动目标: 1、体验手工制作活动的工序,学会按步骤进行。 2、学会用长方形纸卷成纸筒,并通过折、剪、粘贴等方法,制作兔子。 3、感受春天的美景以及与动物游戏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 1、剪刀、固体胶、抹布、折纸。 2、范例,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猜谜并出示范例,导入课题。 教师:长耳朵、红眼睛、短尾巴,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幼儿猜对后,出示小兔。)这是一只用两张大小不同的折纸制作而成的兔子。你们想不想学着做? 2、教师示范讲解制作方法。 (1) 分别取折纸两张,在纸的一端抹上糨糊卷成两个纸筒,粘在一起,做兔子的头和身体。 (2) 剪两一样大的长方形,两角剪去修圆,按虚线折叠,做兔子的耳朵。 (3) 画上兔子的眼睛、嘴巴和胡须。最后剪出尾巴。 (4) 把剪好的各部件粘贴到头部仍适当位置,最后粘贴尾巴。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在粘贴头和身体时,先押出想要的造型再粘贴。 4、展示作品,互相欣赏。 从不同的造型、五官位置、制作是否细致等方面进行评价。 5、幼儿带上小兔子一起去童话森林,感受春天的美景,并喂小兔子吃青草。 活动效果: 小兔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小动物,本节课以小兔的活动为主线,通过儿歌游戏,引导幼儿融入其中,并能够表达不同场景的情绪体验,幼儿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我遵循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让幼儿先知道要手工制作的小兔子模样,然后逐步学习如何制作,从兔子的头和身体,再到装饰。孩子们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制作出一个个可爱的小兔子。 从认识、制作到玩耍,始终融入了教师和孩子的感情因素,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产生一种亲和力。孩子们一起带着小兔子出去寻找春天,感受春天,并且带着小兔子去吃春天刚刚长出来的小青草,让人与自然合二为一。在童话森林孩子们三五成群,让兔子美美的饱餐一顿,充满童真童趣! |
留 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