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1日

Y/教学叙事:“梅”好时光

2017-03-04 20:10:31

无意间翻阅早期教育美术版,被一幅作品所吸引,这是一个剪纸的花瓶,画面开满白色的花朵,突然决定想在班级开展一次类似的美工活动。说干就干,结合我们班级幼儿绘画经验的基础上以及春天季节特征,我们就来一次剪、贴、画一条龙的创作体验吧。

一般情况下,大班孩子不需要范画,考虑这幅作品涉及多种工具、材料以及不同方法,所以我选择为孩子们先准备一幅范例。准备中,在结合孩子们已有绘画经验的基础上我将剪纸花瓶用对称的方法剪出,并用线描进行装饰。因为有了剪雪花和窗花的经验,所以我决定教孩子们剪五瓣的白色花朵来表现梅花。当我在完成这幅作品时,黄梓垚惊叹到:“杨老师,你的作品太美了,我能不能拜你为师啊!”接着,其她的孩子也随声附和,不停的嚷嚷说要拜师呢。我真是被她们的幽默和童真给打败了,美美的说,你们本身就是我的学生啊,接着,顺水推舟开展了我们的梅花之作。

活动分为两课时开展,第一课时交代孩子们剪、贴、画花瓶,第二课时添画枝叶以及花朵,谁料孩子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花瓶的剪、贴、画步骤。刘恋可迫不及待的喊着“杨老师,花瓶完成了,我们能不能继续画枝条和叶子啊?”好吧,花瓶没有完成的继续搞花瓶,花瓶已经剪贴好的就添加枝条吧。就这样,第一课时轻轻松松拿下。

第二课时,剪五瓣的小花,我原以为会很快很快完成,因为去年班级开展了剪窗花和雪花,孩子们的作品极精致又丰富。可是这次实际操作中剪五瓣花可真是状况百出啊,孩子们虽然没有“全军覆没”,但是能够独立剪出来的真是寥寥无几啊!刚开始,大家还不断尝试去剪,可是在一次次失败后,有的喊着:“杨老师,太难了!”有的喊:“杨老师,剪不出来怎么办啊?”有的喊:“杨老师,你能帮帮我吗?”还有个别内向的孩子干脆不动手了。看到这里,我真是着急啊,于是又一次师范,可是孩子们还是以失败告终。此时的活动到了画龙点睛时刻,我不能让活动半途而废,更不要让孩子在失败扫兴中结束。情急之下,我赶紧给孩子们“投降”,在鼓励继续剪五瓣的基础下,并提议尝试直接撕小花,也可以用铅笔画好后再剪贴小花。瞬间,布满愁云的小脸蛋灿烂绽放,又开始说着笑着完成最后环节。在展示作品时,小家伙可开心了,就连一向温柔、内向的彭晨夕竟然跑来问我她的作品好看不。我当然回复好看啦!接着,她又跑到妈妈身边问妈妈“我们班的作品好看吗?”妈妈连声答道:“好看好看!”

看着一幅幅充满童真、童趣又富有朝气的作品,心里不禁感叹孩子们创意无限,同时又反思起这节课的重难点,难道是我预设目标有问题吗?活动差一点以失败告终。《指南》里指出:“幼儿对于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的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此时我又想起毕淑敏的一段文字,“花不论出处,朵不分大小,只要生机勃勃地开放着,就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再次欣赏孩子们的作品,张张都是春意盎然、花团锦簇,一片春暖花开的美好景象!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