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我有幸聆听了钱志亮教授的《面向儿童全面发展的早期教育》讲座,他科学系统的把幼儿全面发展阐述的脉络清晰,由浅入深听起来津津有味,分别从儿童发展的涵义、造就全面发展的人需要及早期教育、早期全面发展教育的途径——感觉刺激、早期全面发展的内容、原则等方面为我们讲解。肯定了孩子的智力体力固然重要,但德行更重要,教孩子走他当行的道,即便到老也不偏离。 人生最重要的是吮吸、探究和抓握三大反射以及四个重要的学习链。”钱教授称,三大反射关乎未来情绪情感控制、听觉、视觉等,四个学习链为耳口链对应左脑,左脑发育好则“聪”,眼手链对应右脑,右脑发育好则“明”,运动协调链对应小脑,小脑发育好则“灵”,情感链对应脑干,脑干发育好则“通”,全面发展的孩子“聪明灵通”。只有多听、多看、多动、多抚才能培养“聪明灵通”的孩子,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他认为,孩子3岁前是语言发展关键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小班的教育尤为重要。一定不要错过入园教育。小孩3岁以前,每年智力开发空间约19%,4~6岁在幼儿园里,每年智力开发空间约8%,在小学里,每年则是3%。再往上,就越少了。所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下午钱教授开展了《解读入学成熟水平》的讲座,儿童“入学成熟水平”指的是从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运动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准备能力、神经协调能力等心理发展水平与状态判断幼儿是否达到作为小学新生应该达到的要求。作为专业化的幼儿园教育、幼儿教师,我们在幼小衔接方面的开展首先应有一个与教育方针较为统一的方向:幼小衔接从幼儿踏入幼儿园接受教育时做起,而不是从大班做起,同时清晰明确幼小衔接的研究思路:幼儿园目标——小学课程要求——寻找接轨之处——实施方案。通过幼儿园目标与小学课程要求的对比、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间的探讨交流从而制定出适宜本地区的衔接策略,并且应注意一个原则:幼小衔接在于专注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迁移而不是将小学教学内容下移至幼儿园。 15日我们观摩了8节课,5大领域的课程一一呈现,有南师大周洁园长的律动游戏化精品教学打击乐《机器人》和歌唱《风儿》,周老师课堂经验丰富,对音乐教学有独到的见解,她认为歌唱时要轻声唱,注意保护幼儿嗓子,不可大声唱。同时,她在实际验证下发现没有钢琴伴奏,对孩子们的歌曲学习更有益处,这样不容易走音。钢琴伴奏响与不响让儿童的音准容易受到影响,以免有孩子在里面“滥竽充数”,撤掉拐杖,让孩子自己听,听清楚歌词,范唱时放慢速度。在教学中一定要强调规则,帮助幼儿形成规则意识。其它6节研讨课也让人记忆犹新,如中班语言绘本阅读《我的连衣裙》,同时作为北京市教科院学前所研究员、西城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何桂香老师也给我们做了精彩的集体教学活动点评。 此次培训理论与实例结合,课程丰富多样,很荣幸自己能够参加这次的培训学习,充实而富有意义,使我受益匪浅! |
留 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