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8日

“幼小衔接”客观问题分析及几个培养重点

2020/1/16 9:49:55

“幼小衔接”客观问题分析及几个培养重点

"幼小衔接"客观问题分析及几个培养重点再过几个月,我们大班的小朋友就要进入小学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了。随着学前班的取消,随着孩子入学年龄越来越小,随着中国社会竞争的越来越激烈,幼小衔接也越来越被幼儿园及我们广大的幼儿家长所重视。小学教育是一项基础工程,它的基础性特点决定它的重要性。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十三个国家都对"幼小衔接"这个课题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人生中一个重大的转折,它的影响甚至大于孩子入中学和考大学。

孩子进入小学后呈现出下面几种状态:

适应良好的:规范意识、责任意识强;听课习惯好,注意力比较集中,发言积极;作业工整、漂亮;情绪稳定,努力执行老师发出的各个指示,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这类孩子接受老师反馈回来的正面信息就会比较多。比如:作业本上小星星多;老师经常给大拇指,看到他们就点头、微笑;同学经常投来羡慕、佩服的目光,都喜欢找他们玩,喜欢和他们做朋友。他们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喜欢学校,越来越喜欢老师,越来越喜欢学习,开始步入良性的循环发展期。

适应一般的: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能按老师的指令行事,能按时完成各项任务;情绪比较稳定。但是,他们一般都比较淡漠,比较被动,表现不够积极,把学习当成迫不得已的任务。

不适应的:1、不喜欢学校,不喜欢老师,一到上学时间就烦躁、不安。少数孩子会通过哭闹的方式调节这种不稳定情绪,也有少数孩子试图通过哭闹以达到不上学的目的,甚至有孩子会找老师的毛病来推卸自己的责任。2、依赖性太强,离开了幼儿园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离开了家长全方位的关注,出现入学焦虑倾向,少数孩子甚至会胡搅蛮缠,要求家长陪读。 3、缺少耐心,坐不住。有的表现为:一会儿摸摸这,一会儿摸摸那;有的表现为:不停的东张西望;有的表现为:寻找各种借口离座;还有的孩子甚至无视课堂纪律擅自下座位,到处跑动。 4、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低,听不清老师的话,或者听一半,漏一半,或者断章取义,有些孩子还经常弄不清老师布置的作业。 5、缺乏自信,害怕学习。原因多数是智力发展比较弱,学习能力不足,或者是知识积累不够,跟其他小朋友比起来,感到没面子,很自卑。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会给家长带来很多烦恼,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定的阻碍。很多家长会把责任推到孩子的身上,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努力、不聪明、不愿吃苦、对学习不感兴趣等等。这些认识肯定是错误的,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验都已经证明了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是不要求进步的,没有一个人是不能够成功的,关键都在于教育和引导。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原因主要是由小学与幼儿园存在的客观差异以及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所以,我今天要和各位分析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小学与幼儿园存在的客观差异:

1、生活节奏的差异。

幼儿园在作息时间上相对地宽松和灵活,起床晚了、吃饭慢了迟到时间再长也没关系;夏天人容易困倦,中午可以睡到两点半;课间活动时间很长,可以尽情玩耍,一次乐个够。进入小学以后,学校要求就很严格了。在校时间长了,早晨上学时间提早了,不能睡懒觉,不能拖拖拉拉,不能随便迟到;中午午睡时间取消了;学习活动安排更紧凑了,每一个具体的时间都有具体的事情,比如:下课10分钟要收拾好上节课所用物品,按课表做好下节课的课前准备,要上厕所,要喝水,然后才能玩。上课要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要听、要想、要说、要读、要写、还要背, 每一个环节都要去参与,否则,就会落后。如果家长没有提前对孩子进行一定的调整和训练,部分孩子意志比较薄弱,就会产生不适应现象。

2、学习环境的差异。

首先,小学的教室不像幼儿园那样色彩缤纷,充满童趣、充满温馨的气息了,不那么吸引孩子的眼球和心灵了,取而代之的是严肃的黑板、宽大威严的讲台、一排排格式化的排列整齐的课桌椅,使孩子多了一些紧张感。

其次,陌生的校园、陌生的教室、陌生的老师,还有陌生的同学,在给孩子带来新奇感的同时,也给一部分孩子造成情绪上的焦虑和不安,特别是那些对家长的依赖性比较强、交往能力比较差、性格内向的孩子,更有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

3、学习内容的差异。

幼儿教育又被定义为启蒙教育,这个时期是以智能的开发为主的,注重身体、生理、心理及各方面能力的训练。因为没有硬性的要求和考核,老师比较宽容,孩子即使表现得弱一点、落后点也没关系。这个时期,无论教材还是内容都是丰富多彩的,趣味性极强的,很容易学,孩子也爱学。到了小学,大量的文字、数字和符号代替了图片,学习内容难度加大,不断的还有月考、期中考、期末考、还有区里、市里的调研考试。有考试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压力。由于遗传、早期教育以及孩子发展的差异性等因素,有一些孩子虽然没有生理上和智力上的缺陷,但是他辨别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的能力很差,或者精细动作的协调能力很差,或者视觉、动觉的协调能力很差。这些都会导致听课、做作业等方面的困难,这些困难使孩子在新的群体中不被认可,在新的环境中产生受挫心理,从而导致对学校学习生活的不适应。

4、学习方式的差异。

首先,学校的教学活动不再以游戏为主,而是以学习为主。强调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的教育和听、说、读、写、计算、应用等基本技能的训练,需要孩子具有一定的刻苦精神。其次,进入小学以后,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强调班级体的统一,特别是在规范、要求和教学进度上更是强调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孩子要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要完成一定的作业。有的孩子可能会有点惰性,有的孩子可能动作慢一点,有的孩子可能基础差一些,有的孩子可能自控能力比较弱。如果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态度过于严厉,孩子就会感到孤立无助、害怕学习、对学习失去兴趣。

5、师生关系的差异。

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是无微不至的,孩子除了学习外,吃喝拉撒大事小事都可以依赖老师。而小学老师因为教学任务的繁重,对孩子的关注大大减少,课间孩子自己分配时间,自己参加活动、自己处理力所能及的问题。孩子会明显感觉到小学的老师没有幼儿园的好,没那么亲,没那么喜欢他了。孩子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陌生感、紧张感,甚至焦虑感。

6、儿童心理的差异。

心理的差异一方面是由以上的一系列差异导致的,另一方面说到底就是压力的变化造成的。我们曾多次对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进行过访谈,发现很多孩子对小学的学习既期盼又害怕。他们期盼的是进入小学以后可以认识更多的小朋友,了解更多新鲜的事物,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们害怕的是学校和老师的要求会不会很严格?新同学好不好相处?学习任务重不重?还有没有时间玩等等。如果家长引导不当,孩子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我曾见过一位母亲在带孩子报名的时候,对孩子说:"上小学不同于上幼儿园了,每个学期都要考试。你可要好好收收心了,要好好学习,争取每一门功课都考100分。"孩子听了,非常惊讶,接着便大声嚷嚷着:"我不上学了,我不上学了。"原先对学校的憧憬一扫而光。这位家长在孩子还没出发时就给孩子背上了精神包袱,使孩子产生了恐慌情绪。

今天,我要和各位分析的第二个大问题就是--针对以上几个比较突出的差异,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哪些引导。

一、做好心理疏导,不要给孩子施加任何压力,保护好孩子的兴趣和信心。

我们要尽量从正面入手给孩子讲讲学校吸引人的地方、学习的乐趣,帮助孩子提前建立对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的熟悉感。您可以经常带孩子到校园附近转一转,到校园里去走一走,看看小学校的大门、教室、操场、操场上的玩具,欣赏欣赏宣传栏里小学生的绘画、书法作品等等,让孩子对学校产生向往之情。您可以找一个同在这所学校读书的孩子,让您的孩子和他成为好朋友,解除孩子的不安情绪。您还可以在带孩子报名、报道的时候多和老师交流,给孩子一个感觉,原来妈妈和老师很熟悉。这样,孩子就会产生一定的安全感。当然,除了这些还不够,现在的孩子都很娇惯,都以自我为中心,您还必须教孩子学会宽容和谦让,学会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如果他能够成为一个深受别人欢迎的人,他就能够很快融入新的集体。

二、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能力,训练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或包办代替,不仅影响孩子独立性、责任感的形成,还会使孩子事事依赖,缺乏自信。家长应该相信自然的力量,相信孩子的能力,要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尝试,去体验。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热情和面对未来的勇气。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俄罗斯一位非常着名的教育家说过:"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养成一种好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请它的债务。"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就是让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些专门研究"成功教育"课题的专家也作出这样的一个总结: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对于这个总结我是这样理解的:第一行文字诠释了"习惯"一词的定义,所谓习惯,就是一种行为不断重复的结果,好的习惯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因此,在习惯这个问题上,家长一定要具有预见性,等孩子形成坏习惯以后再处理或补救就很难了。第二行、第三行文字则是诠释了习惯对于人的一生发展的重要性,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造就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许多实例也证明,现在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根本原因不在于智力水平的高低,而在于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对于即将入学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获得知识更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他们将来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

衔接阶段急需培养哪几个好习惯呢?

1、良好的作息习惯。

措施:制定家庭作息制度,提前一、两个月进行训练。建议家长为孩子准备一个小闹钟,并教会孩子读整时整分,比如四点、五点半、七点二十……然后和孩子一起规划好时间,早晨何时起床,用多少时间穿衣、洗漱、吃早饭,何时出门,晚上何时上床睡觉…… 训练必须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分成两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可以从相对宽松到严格要求,也可以一项一项进行,不要让孩子感受到有压力,要将各种强化手段灵活运用起来,让孩子感受到进步的乐趣。

2、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

教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玩具、物品,进行分类摆放;再教会孩子在绘画、看故事书和学习结束的时候将物品收拾好,从哪儿拿的,还放到哪儿去;开学后还要让孩子养成每天上学前根据当天课表检查学习用品的习惯。

3、良好的吃饭习惯。

特别是对于准备在学校吃午饭的孩子,家长更要有意识地去训练。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吃完,不挑食.以前,我们就经常发现有新生不会吃饭,地上、桌上撒得到处都是,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而且一顿饭要磨蹭很长时间。这些都是不符合小学生行为规范要求的,有的孩子因此受到老师的批评,对孩子的心理和成长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4、良好的听讲习惯。

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游戏活动是主要的学习形式。到了小学,游戏活动被正规的学科教学所代替,并且一节课要持续四十分钟。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静心听讲的好习惯,可以在家里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要求孩子认真听,眼睛看着说话的人,不做小动作,不离开座位。开始时可以持续20分钟左右,以后逐渐延长。

5、 认真、细心、有序的习惯。

孩子入学后,要同时学习几门功课,要独立完成各科作业,这需要认真严谨、有条不紊的态度和习惯。家长要提前训练孩子按照一定的次序、选择合理的方法做事,克服粗心、马虎、顾此失彼的坏毛病。在孩子的每一次行动之前,要设法让孩子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帮助他一步一步向目标努力。比如: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要让孩子边听边想,敢于提问。如果发现孩子边玩边做,要立刻停下,及时给予指正,使孩子懂得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