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yey.com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儿童的心灵。孩子的心灵是脆弱敏感的,而自尊心的建立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在孩子的教育中,很多父母由于不当的教育方式,可能会不知不觉地伤害着孩子的自尊心。那么,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的哪些言行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呢?
一. 不信任孩子
当孩子感到父母对自己能力的否定,就会贬低自我价值,从而使自尊心受损。孩子的自尊心受损,自信心也会受到打击,对自己的能力提高没有信心,失去前进的动力,孩子难以进步。
二. 当众批评孩子
很多父母当着众人的面批评孩子,“你真没出息”、“你怎么这么没用?”孩子有自尊心,孩子也有“面子”,父母当众批评孩子,撕破了孩子的面子,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抬不起头,产生自卑感。
三. 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说:“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当孩子犯错了,有的父母不问青红皂白地责骂孩子,甚至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
四. 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忽视
情感忽视,是临床心理学家乔尼斯·韦伯曾提出一个概念,指一种由于父母没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所造成的创伤。当孩子满怀渴望对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思时,父母是冷淡的,不加重视的,这种态度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它会让孩子认为因为自己不够好,父母才会不关心、不回应自己。
五. 对孩子打骂指责
父母对孩子打骂、指责,是最伤孩子自尊心的一种行为。父母不问清楚直接就是一顿打。孩子长期处在父母的打骂中,除了身体的疼痛,带来的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创伤。
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呢?
1. 不要当众批评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有时候,家长情绪激动起来,容易在公共场合当着众人的面大声地呵斥孩子,不留一点情面。这种简单粗暴的批评,将孩子的过错公之于众,在无形之中侵犯了他的隐私,会给他留下心理阴影。家长批评孩子的目的也是想要纠正他的错误,这时家长要就事论事,给孩子讲道理,而不是劈头盖脸地斥责。这样既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让孩子觉得父母可能不爱自己。教育不是一件情绪化的事,被情绪裹挟的教育,只有极端与谩骂。
2. 保护孩子的隐私
孩子和大人一样,也有属于自己的隐私,害怕被别人嘲笑,所以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的隐私。比如,有意识地帮孩子保守像尿床一类的小秘密。
父母要淡化和忽略孩子的“过失”,他才可能慢慢学会不太在意这件事,以轻松的心态学习控制自己的生理行为。父母要教孩子正确看待这些事,孩子的心理才能放松,同时,自尊心也得到了维护。
3. 不要比较
“别人家的孩子”是很多人的童年噩梦。中国的父母都很谦虚,很少会在外面夸赞自己的孩子,反而会说孩子哪里不好,用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做比较,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自尊心的伤害是最直接的。如果家长经常使用这种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变得敏感、不自信,甚至伤害其自尊心。
4. 重视表扬的力量
父母的肯定和表扬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但是表扬也是有技巧的,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不能走过场一样泛泛地说:“你真棒,继续努力。”如果每次表扬都是这样,他会觉得你在敷衍,表扬也就失去了激励作用。夸奖孩子的时候,要具体指出他什么地方做得好,哪方面取得了进步。他对于真诚又有内容的夸奖是来者不拒的,具体的表扬,会让他明确自己哪里做得好,从而产生真正的满足感,增强自尊心,从而还能够增进亲子感情。
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用爱心去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多表扬鼓励,少指责埋怨。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和激发孩子的自觉性、积极性,进而使他们不断克服缺点,逐渐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