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8日

(X笔记)新时代教师发展学习心得

2021-10-22 12:07:42

  “终身学习”是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也我们必须树立的观念。近日工作之余有幸聆听了关于《新时代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与实践》的讲座,深受触动,受益良多。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形式的选择、教学评价的进行、教学管理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设计等方面都要有新的教育理念。努力使自己成为反思型教师。教师在复杂多变的环境里工作,应该是问题的解决者和决策的制定者,他们必须有能力去处理未预料的情况,并对后果要能够承担责任。教师只有持续不断的反思,并在实践中做出改进,才可能在教学上有质的飞跃。

教师有新的思维起点,就会有新的教学观和学习观,有了充分的学习准备,才能接受新的知识,形成新的理念,正确的理念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行为。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学习内容,即要重点地学习与教学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博采众识。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还必须有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形成新的思维结构,并形成自己新的教学观、学生观。

二、学理论,专家引领

教师要认识到学习理论的必要性,用有效的理论来支持教学。集中学习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采取读书会制度,让教师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有目的地学习。另外,学校要与教育专家建立起长期合作的工作模式,利用专家的引领作用,对教师集中培训,以互动的方式引导教师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三、学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做学生的陪伴者

未来教师既要思考他们的生命价值,也要思考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的思考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学术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生活的所有方面:个人愿望、关心什么、未来理想等。教师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而且还是学生的看护者。他们为了给予学生最好的照顾而努力理解学生的现实。

四、做学生的指导者

思想家罗素说过:教育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独立判断,有主见的思维品质。这就要求教师也必须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善于思考的人。

做一个反思性的教师,教师要完全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与学生对话,在教学中提倡方法的指导而不是灌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五、做学生学习的研究者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教科书,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贴近学生的生活,靠近学生的实际,即善于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又要重视把握学生个体的成长。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情感的变化,经常主动地与他们进行平等、真诚的交流,了解他们情感背后的真实原因和内心的需求,与他们一起探讨教育教学活动的问题。教师只有自己先走进这些教科书,认真研究学生,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六、辨证思维,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在思考的过程中,往往是一厢情愿,认为自己已经作了全部的努力,面对学生的差表现、差成绩,常常有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感觉。其实,作为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在从学生身上找原因的同时,也要寻找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教学漏洞,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