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9日

(笔记h)改正攻击性行为

2023-11-21 10:52:33

在班上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学习,或多或少会产生矛盾,发生“攻击性行为”,有时可能是语言上的,也可能是身体上的。言语上的“攻击性行为”具体表现为谩骂、讥笑、嘲讽、诽谤等,身体上的“攻击性行为”主要体现为身体伤害,比如打人,用东西伤害他人身体等。如果老师这个时候不加以引导,孩子可能就会认为“凡事都可以用暴力解决,反正事后也并不会得到惩罚”,于是变本加厉,让“攻击性行为”变成一种习惯。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错误观念“我的孩子打人虽然不对,但也没什么不好,至少以后不会被欺负。”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可能孩子没有意识到,他们自己也很脆弱,“攻击性行为”到头来只会让孩子陷入更多的不安全中,真到了人身安全受威胁时,后悔为时已晚。

早晨入园民民和江江向平时一样,自己取了想玩的玩具开始游戏起来,一边玩还一边和对方分享昨天在家里经历了什么有趣的东西,看了什么动画片,江江说到兴起的地方,还将手中的玩具拼成了动画片里的宝剑对着民民比划了起来,民民也将手中的玩具拼成了武器,两个小朋友开始模仿动画片里的情节,结果江江一个没注意手中的玩具将民民的玩具打散了,民民立刻也将江江拼成的宝剑弄洒了一地,这还不算完两个小朋友又开始打了起来。事后问起原因,民民认为只要别人先犯了错误惹自己生气了,不管是不是故意的都可以进行反击,江江觉得自己是不小心的,民民却把自己的玩具弄散了,也让他很生气,所以这才引发了他们俩的“攻击性行为”。

一次区域游戏时,民民在选区域时纠结了半天,最终选定了去表演区玩,由于去的时候比别的小朋友晚,其他小朋友已经选择好了想玩玩具开始游戏,其中小医生的玩具最受幼儿的欢迎,已经早早的被其他小朋友拿着玩了,民民看到其他小朋友玩的那么高兴也想玩直接动手把玩具抢了过来。老师问他为什么要抢别人的玩具,他只说自己也想玩,又问他想玩玩具,有没有和别人商量让自己玩时,他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有想到要先和别人商量。

通过这两件事件我们可以看到民民的性格比较冲动,当别的小朋友侵犯了他认为的利益时,他就要开始进行反击,想要的东西一定得得到,遇到问题首先不是寻求老师的帮助和语言交流,而是选择了使用攻击性行为。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应综合发挥家庭、幼儿、教师几方力量,帮助民民转变行为。针对民民的情况,先帮助他建立正确的处理问题方式方法:一是纠正想法。二是建立想法。

先要分清楚,恶意还是非恶意。如果别人侵犯了自己的利益,首先要弄清楚对方不是故意的,如果不是故意的,我们作为大班的大哥哥可以不要放在心上,如果是故意的,我可以直接问他为什么,批评他,表明自己的态度,不喜欢这样,警告他或者寻求成人,伙伴的帮助。

互换角色,让其体会别人的感受。让他扮演别人的角色,说一说感受,让其懂得攻击别人带来的危害。通过看类似的视频,幼儿一起讨论评价,引导民民理解别人。

在班里寻找会处理问题的幼儿,设置场景,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共同学习。请会解决问题的幼儿帮助他学习正确的方法。让他喜欢的同伴多关心他,帮助他改变。同伴的影响有时比老师的说教还见效。

民民在经过改变想法,练习正确做法后,平时玩玩具游戏生活时,明显看到了进步,他和同伴一起玩玩具时遇到两个人都想玩的玩具时,他主动说我们轮流玩,你先玩。在遇到别人把他拼好的积木弄倒时他也尝试自己去说,“你为什么要把我搭好的积木弄倒了?”得知对方不是故意的,两个人又开始愉快的游戏了。看到他学会了正确的处理方法,从心里为他的改变感到高兴。每当发现了他的一个正确做法,我会及时肯定,满足他一个小愿望,如:当值日生,发小贴片等,他很高兴的不知不觉的进步了。

在和民民家长沟通后,发现家长在家教育孩子的方法多以打骂为主。引导家长在家中惩罚时,减少武力惩罚,避免形成不良榜样,经常用说道理说故事来帮助他认识到错误,冷处理的方式来惩罚。

培养他的责任意识,经常给他任务,如做值日生,帮助老师做事情,为小朋友发东西等。和同班老师共同多肯定他,增强自信,让他感受到老师的爱,以积极正面的心态处理和同伴的矛盾,表扬鼓励他改变自己的进步,逐渐形成正确的评价自己的能力。

最后,在我们共同努力下,民民的身体攻击行为明显减少了,逐渐形成了正确处理同伴矛盾的方法。幼儿的潜力是无穷的,需要教师、家长、同伴共同去爱他,去帮助他,他会变得比我们想象的还出乎意料得好。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