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8日

J/日记:我是环保小卫士

2020-11-20 13:39:46

   现代社会,人们已渐渐意识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都已经在积极行动起来,拯救地球,保护环境,增加全民的环境危机感和环保意识。

  2019年以来,上海等多地已经开始严格实行垃圾分类制度,引起了全国关注,将保护环境这个大问题,落在垃圾分类处理这个具体问题上来。2019年11月18日,住建部发布《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准,为全国的垃圾分类实行和统一提供了标准。

  作为承担幼儿教育重任的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爱护环境,从小做起。《纲要》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境和行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针对5-6岁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提出:“初步了解人们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纲要》和《指南》为我们的教育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结合《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的培训活动,我们意识到,环境保护,从垃圾分类开始的教育条件已充分具备,于是,我结合幼儿园实际,考虑小班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

  过本次主题活动,孩子们充分参与其中,且对垃圾分类产生了极高的兴趣,并且了解了垃圾分类的原因、目的和意义。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活动展开不够深入。垃圾种类很多,垃圾的具体处理起来也是多种多样,且庞大繁杂。活动的开展,更多的是局限于日常见到的垃圾中,进行不同垃圾桶的投放截止的。孩子们并不了解真实垃圾的多样、繁杂和处理的系统性。活动参与度不很充分。时间紧促,很多活动开展的不够丰富。本次活动的延伸度还需继续加强。活动结束后一段时间,对垃圾分类的坚持性可能就会下降,如何在幼儿园和家庭中促进长久持续下去,还值得我们思考。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