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8日

L/随笔 生成活动:秋叶飘飘

2020-11-20 13:07:38

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秋天到了,孩子们在园内经常看到掉落的树叶。一阵秋风吹干,落叶轻盈地飘落下来,孩子们就忍不住追着树叶跑。小班孩子天真、可爱,对周围事物充满着好奇,树叶飘落现象就在孩子们的身边,孩子们也感兴趣,于是我们开展了关于秋叶的各个活动。

  

活动一:小班科学小树叶找妈妈

活动目标 :

1、感知秋天里树叶的变化,知道有的树叶会变黄飘落。

2、根据树叶的外形特征寻找相应的大树。

3、体验用树叶做游戏带来的乐趣,体验大树妈妈与小树叶的亲情。

活动准备 :

1、银杏叶、梧桐叶、杨树叶若干。

2、自制大树妈妈:银杏树、梧桐树、杨树各一棵,上面贴有几片树叶。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北风一吹,小树叶纷纷从树上飘落下来,今天树叶宝宝来到了我们这里,想让小朋友帮个忙,好吗?(好)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每人拿一片树叶,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

(目的:活动开始,我直接请幼儿观察小树叶,简洁明了,同时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幼儿观察树叶,了解树叶的不同特征。

师:谁来说说,你手里的小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它像什么? (幼儿发言)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谁也是拿这样小树叶的举起来,这种小树叶它的名字叫杨树叶。谁拿了不一样的树叶?

师:我们看,这个小朋友的树叶是黄色的,它是梧桐叶吗?

师:谁知道它是什么树叶?(银杏叶)

师:拿银杏叶的举起来。

小结:小朋友们说的真好,杨树叶是绿色的,像一颗心;梧桐叶是枯黄的,像小朋友的手;银杏叶是黄的,像扇子。

(目的:幼儿观察的小树叶是自己捡来的,事先有了一些对这三种树叶的了解,能让幼儿有话可讲。在讲述小树叶的特征时,我采用小树叶像什么的方法,激发了幼儿的想象,调动了幼儿讲述的欲望,幼儿积极参与,在不知不觉中进一步了解了杨树叶、梧桐叶、银杏叶这三种树叶的特征。)

3、出示自制的“大树妈妈”,幼儿帮助小树叶找“妈妈”。

(1)“小树叶找妈妈”。

师:秋天到了,小树叶们被秋风一吹,变红、变黄、枯掉了,从大树上落下来了。小树叶们离开了妈妈,它们会怎么样呢?

幼:会很伤心;会很着急;会哭的……

师:哦,那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幼: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妈妈;送他们回家……

师:好,老师这里有三棵树,她们分别是这些树叶宝宝的妈妈,现在就请小朋友看清自己手里的小树叶,然后帮小树叶去找“妈妈”,送到大树“妈妈”的脚下,送树叶宝宝时可以说:“树妈妈,这是你的树叶宝宝”。

(幼儿自由帮小树叶找大树“妈妈”,将树叶放到相应的大树下面,教师在一旁观察,提醒幼儿边送边说。)

(2)师幼共同检验。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帮小树叶找到妈妈呀?

幼:找到了。

师:那你们是怎么找到的呢?

幼:看大树妈妈身上的叶子找到的。

师:小朋友真聪明,那送小树叶时你说了什么?

1:杨树妈妈,这是你的树叶宝宝。

2、梧桐树妈妈,这是你的树叶宝宝。

3、银杏树妈妈,这是你的树叶宝宝。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有没有帮小树叶都找对妈妈。(如果有找错的,请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帮助改正。)

师:小树叶找到妈妈了,真开心啊!它们谢谢小朋友们。

(目的:小班的幼儿天真、可爱,我以游戏的形式,请小朋友送小树叶到大树“妈妈”脚下,激发了幼儿极大的兴趣,这不仅是给这三种树叶分类,巩固幼儿对三种树叶的认识,又是激发幼儿的情感,让其体会树与树叶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使幼儿体验到游戏带来的乐趣,及帮助别人的快乐。另外,我要求幼儿送小树叶到大树“妈妈”脚下时,用语言讲述,这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也能给幼儿锻炼的机会,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5、延伸活动

师:小朋友们知道了,秋天小树叶会变黄从大树妈妈身上落下来,那么有没有什么树到了冬天小树叶还是绿绿的,和大树妈妈在一起的呢?小朋友回去时在外面找找吧。

  

活动二:小班美术《秋天的树林》

活动目标:

1、观察欣赏秋天树叶的色彩,感受秋叶美。

2、学习用粘贴的方法塑造大树。

活动准备:

PPT课件、彩色纸、固体胶

活动重难点:

欣赏秋天树叶的色彩,感受秋叶美。学会用粘贴的方法塑造大树。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受秋天树叶的色彩。

 1、PPT导入。

 师:秋天到了,树叶宝宝变得好美呀,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问:秋天的树叶宝宝有些什么颜色呢?(幼儿自由回答,重点指导幼儿说出黄、红、绿三种颜色的树叶)

二、作品欣赏,加深对秋叶美的感受。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树叶,感受树叶变红了、变黄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小结:秋天的树叶真美呀,有这么多漂亮的颜色

2、出示大树的图片,介绍树的组成部分。

小结:大树是由树干、树枝、树叶组成的。

三、作品演示。

  1、出示范例画,让幼儿观察。

  2、教师演示如何粘贴树叶。

  3、个别幼儿上来尝试粘贴树叶。

四、集体创作,尝试大胆表现秋叶美。

师:秋天的树叶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老师准备了许多树叶宝宝,我们一起制作大树吧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大胆创作的幼儿。

五、引导评价。

幼儿同伴交流,共同欣赏,感受画面的秋叶美

 


活动三:小班美工《树叶变变变》

 活动目标:

 1、幼儿认识各种常见的树叶。

 2、幼儿利用树叶组合出各种造型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亲子互动情感。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树叶。

 2、范例一幅。

 3、各种粘贴用具:胶水、棉棒、小盘、白纸。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秋天到了,天气渐渐变凉了,大树妈妈抖抖身子,树叶宝宝纷纷落下来,有的像蝴蝶,有的像蜻蜓,还有地向可爱的小精灵,他们非常漂亮,现在小朋友学做树叶宝宝,一起来跳个舞蹈。

 2、认识常见树叶

 老师说:我的树叶宝宝都到哪里去了呢?我来找一找,(老师掀开已经准备好的树叶)惊奇得说:“哇,这里还藏着好多树叶呢!让我们来看一看都是什么树叶。”老师一一出示树叶,让小朋友说出它的名字,并说出他像什么?

 小结: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树叶宝宝,我们可以用它来干什么呢?(粘贴画)

3、出示范画:

 老师带来了一幅树叶粘贴画,小朋友看一下,它是什么:(树)。这要怎么做呢?下面老师来说,小朋友认真听看。

4、示范讲解,欣赏树叶贴画图片

活动延伸:

  邀请家长与幼儿在家共同制作树叶粘贴画,完成的作品带入园内展示,布置教室与主题墙。

 

 

活动反思:

美术活动对于幼儿来讲既是学习,也是一种思维创造的实践活动,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引发了幼儿的审美情感,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展现幼儿的内心世界,奏出创新的主旋律。

秋天的树叶是孩子们看到,却不一定了解和理解,他们只停留在看到树叶落下来了,树叶变黄了这些层面上,如果结合季节的变化进行一节科学活动,一定会吸引幼儿。于是,我设计组织了小班科学活动《小树叶找妈妈》。利用幼儿捡的树叶作为活动中的主要材料,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巩固幼儿对杨树叶、梧桐叶、银杏叶特征的认识。借助幼儿自主探索的发现、认识,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为小树叶找“妈妈”,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从中体验大树“妈妈”与小树叶的亲情及帮助别人的快乐。

本次生成活动,比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更重要是要让他们感兴趣,孩子们积极性很高,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对直接感官的刺激更为敏感,亲身投入到大自然中,刺激会更强烈。其语言发展处于通过直观形象能简单表述,所以引导要恰到好处,把握好幼儿的年龄特征。情感可能只是喜欢或不喜欢。

总之,在今后的美术教学活动中,还有许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去探究,值得我们去反思。我将努力探索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积极愉快的情绪中,获得经验和知识,使每个幼儿都能在不同的水平上有所提高。以幼儿为本,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要充分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欣赏孩子,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呵护他们的创造潜能。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