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8日

L/随笔 公开课《小青蛙躲猫猫》

2020-12-15 13:40:26

小班综合《小青蛙躲猫猫》

小二班 刘宏云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脉络,尝试合乐做“娃叫、蛙跳”“跳水、上来”及游戏准备动作。在教师的示范和游戏的递进中,尝试创编“游上来”后青蛙的不同造型。

2、进一步巩固对数字1~3的认识,并能正确区分荷叶上的编号。

3、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跳蛙》音乐剪辑。

桌子,盖布,小椅子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初步了解故事发展。

教师:我是青蛙妈妈,天要着小青蛙一起来做游戏。你们屏幕里也有一只小青,它会做什么呢?(出示多体影)

教师:小青在荷叶上来跳来跳去,现在它去哪里了?

教师:跳进水里了,是不是呢?看!游上来了

教师:小青蛙还想和你们玩一个游戏呢,请你看一看玩什么游戏?(随乐1)

2、感受音乐,初步理解表征动作。

教师:刚オ青蛙妈妈它说了什么?猜猜它在哪?小青蛙不见了,它会在哪片荷叶下面呢?(幼儿互动,猜测荷叶上面的数字)......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找小青蛙吧!青蛙是怎么叫的呢?我们一起来哦!(随乐2,“游上来”的动作造型和随乐1有所不同)

3、增加造型动作创编挑战

教师:小会在哪里呢?(清测荷叶数字)又不是,它是谁呢?(田螺)你们知道小青蛙在哪里是不是?嘘小声一点,不要让它听见了。青蛙妈妈有个可题,小青蛙游上来的时侯,两只小手可以放在哪里呢?(讨论,练习。)那这一次,小青蛙游上来的时候,可以自己喜欢的动作哦,可以和妈妈不一样。(随乐3)

4、加空间位置变化挑战

(1)增加原地站立空间

教师:这次我们站起来玩一玩!(随乐4)

(2)増加散点运动空间

教师:找一个空的地方玩一玩!(随乐5,随乐6解决随乐5出现的问题)

5.增加游戏规则挑战

教师:现在老师把荷叶和池塘搬到了现场,这次要请我们的小青蛙来躲一躲,他会躲在哪里呢?他会躲在1好荷叶、2号荷叶,还是3号和叶呢?我们能到吗?全体起立,准备好!(随乐7)

6、结束游戏

今天的躲猫猫游戏好不好玩,?那下次我们邀请更多的小青蛙一起来玩游戏好吗?(自然结束游戏)

教学反思:

  本节小班综合活动《小青蛙躲猫猫》主要是让幼儿在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巩固区分数字1、2、3。幼儿尝试合乐做“娃叫、蛙跳”“跳水、上来”及游戏准备动作。在教师的示范和游戏的递进中,尝试创编“游上来”后青蛙的不同造型。整个活动以韵律为主,活动氛围活泼有趣,孩子参与兴趣浓厚。

韵律活动的特征属性决定了它应该是一种在音乐的伴奏下,儿童运用一个或一组自然的身体动作来反映其音乐感受的写实性表现活动.在这一界定中,音乐与动作构成了韵律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一方面音乐与动作都是儿童内在情感的表征手段,由此二者在韵律活动中形成一种同构关系,而且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韵律活动中的音乐作品与动作所要表达的情感一定是幼儿生活世界之中的情感,较为单纯,直接,易被孩子感受和理解。另一方面,音乐与动作相互牵制或制约,音乐支配着动作,幼儿运用动作的目的是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同时,儿童动作发展水平限制着他们表达自身音乐感受与情感的方式与水平。韵律活动是幼儿的情感用肢体动作最直接的表达。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发展身体运动的能力,发展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提高儿童的身心协调活动的能力。与此同时,韵律活动还能够满足学前儿童对身体活动的需要,参与音乐过程对音乐进行探究的需要;想象,思维的需要和创造性表现的需要等。在韵律活动中幼儿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并真正体验到快乐。

  小班是发展幼儿跳跃能力的最佳时期,此时期多以训练幼儿双脚跳的动作为主,怎样让小班幼儿有兴趣地练习跳,并使其能够在增加动作难度的基础上巩固跳的技能,是当前小班跳跃类体育教学活动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幼儿来说,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惯是他们所能理解,喜欢的,赋予幼儿"小青蛙"角色来练习跳的动作,不仅有利于训练其双脚跳动作,而且有助于激发其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以体能为主的身心和谐发展。音乐律动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表现力,增进幼儿音乐活动情趣的体验,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动作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的高效教学手段,幼教工作者应该积极开展游戏化的韵律活动,通过营造游戏情景、合理的语言引导以及开展游戏竞赛等手段来提升韵律活动教学的有效性,以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动手能力,并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