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Z-笔记)公开课《有趣的反义词》

2021-11-22 10:50:45

大班语言《有趣的反义词》

2021-2022学年度 第一学期

大三班 朱园园

活动目标:

1.理解反义词,并能运用一些基本的反义词表达两个物品的不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反义词,培养幼儿思维敏捷性、流畅性,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活动重难点:

理解反义词的含义,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麻绳、矿泉水、书、伞、木棒等形象特征相反的物品各两个。

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引起兴趣。

师:今天我带来了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东西,看看都有什么。

提示: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了解反义词的含义。

1)小结:刚刚你们用了很多的词来形容它们的特征,你们所说的大小、粗细、长短、厚薄这些意义相反、字数相同的两个词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反义词。

2)判断验证:多和少;快和慢;成功和不成功。

3.通过图片找反义词,加强对反义词的理解。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反义词,我准备了一些图片。请你们看左边的图,在右边找到相对应的意义相反的图片。(图1和图2)

1)图一:大小苹果;长短铅笔;胖瘦女孩;粗细树干

小结:有的反义词通过图片一眼就能看出来。

2)图二:雪人大太阳;白天黑夜;开门关门;石头棉花

小结:有的反义词要仔细观察、动脑思考

3)图三:新旧、高矮的房子(新旧、高矮、前后……)

小结:不同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答案,找到不同的反义词。

4)图四:买卖东西(高矮、多少、大小、买卖……)

小结:不仅要看局部,还要注意整体,会有更多收获。

5)图五:小猫钓鱼(三心二意和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情感教育:我们做事、学习千万不能三心二意,要一心一意。

小结:有的反义词则要了解图片和故事背后的意义。

4.语言游戏:说反义词。

1)师说幼答:我说大,我说小……

2)幼说幼答。

5.动作游戏:做相反动作。

    师往左动作,幼做往右动作;飞得高;跑得快……

师开心动作,相反的幼难过、伤心等动作

师小结:有的词不止一个反义词

6.拓展延伸近义词。

活动反思:

在课题选择初,目的很简单,想开展关于幼小衔接的活动内容,有老师就提出来了反义词,觉得不错。科等我静下心来一想,就是因为这个概念太通俗直接了,组织起来反而有难度,很容易出现整个流程都在说大小、高矮之类的师幼对答。我也上网搜索,都不尽如人意,很多花里胡哨的内容都是空壳子,不能实际意义上帮助幼儿拓展,而我的目标不只是简简单单知道几个反义词而已,一种再思维的方式更重要。

没什么头绪,我决定从反义词概念查起,果然给了我惊喜。我原本以为“开心”和“不开心”是因为只在前面加“不”太简单了,那么学习反义词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多有词都可以在前面加否定字来表达相反的意思。后来给了界定:意义相反、字数相同的两个词叫反义词。突然就有了灵感,光是反义词的两个条件就可以创设两个两点,比如判断两个词是否是反义词。接下来就是整体框架的设置,想形式多样,有循序渐进,让幼儿能随时在这样略显枯燥的语言活动中保持注意力,就有了:实物直观感知——了解反义词含义——图片观察找反义词——语言游戏——动作反应。然后就是往里面填内容,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指向需要,重点放在了观察图片找反义词上。在这个环节传递我的教育理念,由一个点到一个面,我创设这节语言活动背后的目的是关注幼儿的思维拓展,形成思维进阶:有的反义词通过图片一眼就能看出来——有的反义词要仔细观察、动脑思考——不同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答案,找到不同的反义词——仅要看局部,还要注意整体,会有更多收获——有的反义词则要了解图片和故事背后的意义。再这样一个完整的智慧交融和撞击向上的过程中,以后幼儿遇到什么样的语言活动,都可以多维度去思考问题,这也正是我想要给他们的。

再看整个活动,导入环节就吸引了幼儿的兴趣,出示实物后,故意把所有东西混在一起,把问题抛给幼儿,用了一句“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带着疑惑开始活动。果然,立马就有幼儿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只要有一个幼儿找出来了两个相同的物品,只是特征有差别而已,接下来便是争先恐后,问题自然迎刃而解,这是初感知。在他们兴奋自信时,讲述概念界定,孩子们会不自觉带入,这时已经有思维再造的雏形了,好好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巩固,把歧义列出来公开讨论,印象会更深。图片的选择上也是花了很多心思的,从简单直接的连线到一张图片的思考,每一张幻灯片的出现都是他们更上一层楼的见证。而此时,他们沉浸在探索的乐趣中,还在等待接受我的下一个挑战。

幼儿的语言、思维建构不是简简单单提出一个问题让他们思考,可能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可能在有效的语言引导中;可能在有意的环节设置中。在教育上,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小心机”,让幼儿“上钩”,我想这才是设计一节活动的意义所在。

有不少老师在课后研讨中都有这样的感叹,从一开始我的目标就很难,如果说不出来那活动就无法继续,更难的还在后面,“买”和“卖”,“三心二意”和“一心一意”,他们想了半天也没有答案,我怎么敢这么设计。可是我知道他们可以,这是基于对幼儿的了解,也是基于幼儿对我的了解,也许就是所谓的默契吧。也是我的教育理念中非常认同的,就是“最近发展区”,我喜欢有难度的教学挑战,甚至喜欢看他们找不到思绪的认真样子,不会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此时我在给他们能撬动地球的杠杆,这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不是我们直接拿给他就能体验的。我喜欢他们崇拜我的样子,不是因为自己有多厉害,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成为厉害的人的愿望,学习的动力。

不过我的这种教学风格也并一定适用于所有幼儿,要对症下药,过程中既要注重轻松氛围,语言表达上也要稍微严谨一些,效果可能会更好。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