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W/笔记)基于陶行知理论创新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2019-06-07 10:27:58

    摘要:音乐可以培养一个人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幼儿年纪尚浅,应该从小就接受音乐的熏陶,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音乐教育活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但是在现实中,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现状还存在若干问题。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可以为改进幼儿教育活动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陶行知理论;幼儿;音乐教育
    一、前言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音乐一直是我们生存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古代,我国先人就已经有深深烙印开始探索音乐创作的痕迹。直至今日,音乐艺术依旧在各个角度点缀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音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旨在培养幼儿的审美与情感体验的能力。幼儿园音乐教育承担着重要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带领幼儿感受音乐,倾听音乐并用自己喜欢擅长的方式表达音乐。与此同时,音乐是一门具有非语义特点的艺术,教师要想提升幼儿园音乐课教育质量,需要实施多元化教学活动,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源自生活,为现实生活所服务。所以我们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应该实现生活化,让幼儿在生活中欣赏音乐,实现身体人格等多方面的健康成长。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基于陶行知理论提出几点创新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对策,意在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基于陶行知理论创新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具体做法

   (一)结合现实生活挖掘教育契机我们的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真实鲜活的。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源自生活,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幼儿现实生活的精彩之处,这样才能让幼儿对所学的音乐知识印象深刻,创设生活化的音乐意境,有利于深化幼儿的体验的兴趣与主观能动性。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小小雨点》这首歌曲时,刚好天公作美下着小雨,借着这个美丽的契机,我便带领孩子们在门厅静静观雨,体验下雨时的感受。我对孩子们说:“你们知道哪些关于雨的美好词语呢?你们来说一说吧。” 听到我的问题,他们纷纷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他们绞尽脑汁说出一个又一个关于雨的词语,比如倾盆大雨、春风细雨、暴风骤雨、淅淅沥沥、滴滴答答、哗啦哗啦等等。这些词语折射出了幼儿的智慧和对生活经验的巧妙调取和总结。接着我又问孩子:“那么你们最喜欢哪一种雨呢?你们怎样来表达自己对雨的喜欢呢?”孩子们又开始思考,有的孩子说可以通过唱歌来表示;有的说可以通过画画来表示,画出小雨点的样子;有的说可以跳一个欢快的舞蹈或在雨中来一场淋漓尽致的游戏……每个孩子的回答都非常的精彩、真切和那么让人感动。我统统给予了肯定,说:“你们说得真不错,确实,大自然所恩赐的一切都是美不胜收的,不管是春雨润物、夏雨清凉、秋雨微凉、冬雨彻骨;不管是雨天、还是晴天,都有着不一样值得回味的味道,不是世界缺少美而只等你发现美的眼睛。今天呢,老师就带领你们学一首新歌曲《小小雨点》,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音乐旋律吧。”由于有了之前的情感铺垫,孩子们纷纷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音乐教学中,跟随美妙的音乐旋律探索雨点的魅力,亲自然情感在无形中也得到了培养。又比如在引导幼儿欣赏《春》这首歌曲时,我利用多种媒介:融合图片、音乐、朗诵的视频动画等为幼儿展示了关于春天的美景,让孩子思考在这段视频中能否听到春天的声音,他们看着动画中潺潺的泉水,习习的微风,摇曳的树枝真实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鸟儿在歌唱,花儿在跳舞,雨点儿在跳跃,孩子的心情也受到了感染。这时候,我再播放《春》这首歌曲,让孩子感受春风的和煦,小鸟、溪水、花儿欢迎春风的样子,进一步帮助幼儿感受到了音乐形象,活动效果事半功倍。

   (二)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音乐教学内容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幼儿学。”陶先生认为教师要保护和挖掘幼儿的学习潜能,这就为师生互动奠定了理论基础。确实,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要与幼儿构建起良好的关系,与幼儿多加互动,教会幼儿学习的方法,带领幼儿一起成长。我在音乐教学中一直注意与幼儿进行互动,为他们选择符合他们现实生活的学习内容。我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为幼儿展示音乐的魅力,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欣赏歌曲《嘎嘎小鸭子》这首歌曲时,创设角色情境,我扮小鸭子,蹲在假想的蛋里说:“咚咚咚,快开门呀,我要出来。”我边唱边表演,把小鸭子的毛茸茸、胖乎乎形象,生动展现在幼儿面前。这样可以使幼儿情绪高涨,愿意参与到活动中去。我考虑到大部分幼儿都见过小鸭子,我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做出小鸭子的相关动作,与音乐融为一体。在这种热闹愉快富有童趣的环境下,幼儿不知不觉地体会爱护小动物的情感,并提高对乐曲的热爱。又比如学唱新歌《走路》时,我带领幼儿一起做出表现音乐内容的动作,比如双手握拳,伸直中指和食指顶在头上双脚往上跳,表示“小白兔”走路;一直手放在背后,一只手放在胸前,颈部一伸一缩,并放低身体,表示“小乌龟”走路;两只手一前一后,轻抚着河水做出“小鱼”走路的样子……每个动物的走路样子都用肢体语言表示出来,当幼儿在歌唱时忘记歌词时,教师对他们做出相应的小动物动作,幼儿很快就能想起具体的内容。

    (三)对幼儿进行多元化评价儿童心理学研究证明音乐教育能发挥幼儿的想象,调动幼儿的情绪是培养他们敏锐感受的最佳途径,可促进幼儿认识和个性的发展。而单一的音乐技能训练至多只能把幼儿训练成一个无主见、无创造能力的人。所以教师不仅要在观念上,而且要在实践中,在评价幼儿时不能过于关注幼儿掌握音乐知识、技能的情况,而是要重视评价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感,让幼儿愉快、自由地学习,自然地表达,培养幼儿对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其认识情感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幼儿教师评价幼儿的音乐能力时,显得过于单一。比如他们在考察幼儿的歌唱时,只是用简单的“好听”与“不好听”来进行判断。这样难以使幼儿知道自己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所以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教学评价方式。首先,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自尊心,不管幼儿的音乐表现如何,教师都要给予赞扬,挖掘幼儿的闪光点。目前,我国正在提倡赏识教育,对幼儿的表扬与肯定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教育手段,可以使幼儿找到归属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音乐过程中。教师要全面看待幼儿的发展,用优美的语言表扬幼儿,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并用合适的语言委婉地指出幼儿应该在哪里得到改善,这样的评价方式比较容易让幼儿接受。毋庸置疑,教师的肯定与认可,可以成为开发幼儿智慧的金钥匙。比如我在教学完《小柳树迎风飘》这部音乐作品时,为了考察幼儿掌握这部作品的程度,比如这部作品传达的思想内容,同时也为了使幼儿充分感受到柳树迎风飘扬的快乐,我让幼儿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一想在微风中随风摇动的柳树的样子,有的幼儿举起双手,身体左右摇摆,以此表现出柳树随着微风轻轻摆动的样子。有的幼儿做出为柳树浇水的样子,表示自己对柳树的喜爱。通过各种各样孩子自己喜欢的肢体语言,幼儿们对这部音乐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入,他们的动作也变得非常的丰富,肢体动作非常灵巧,舞姿也非常优美。对于幼儿的表现,我都给予了积极评价。可以看出,通过这样的教学评价,幼儿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更胜一筹,他们的天性也得到了释放,值得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推荐和推广。

    三、结束语音乐凝聚着创作者的情感。要想使幼儿更好地心领神会音乐艺术,需要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不管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都建立在情感思维基础之上。音乐也可以表达和激发人类情感,在音乐课程中,教师必须使幼儿体会音乐的情绪与情感,让幼儿对音乐内涵进行一次次体验,并促使幼儿将自己的感情与音乐作品表达的感情有机结合,产生共鸣。基于这样的情况,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育显得非常的迫切,教师要激发幼儿的内心情感,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教学过程中,让他们充分地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达音乐。只有这样,我们的音乐课才能真正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基本要求,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音乐对孩子成长最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武丹. 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表现及实践[J]. 大观(东京文学)2017(1):89.

[2]葛灵怡. 生活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渗透与实施策略[J].长江丛刊, 2017(32):90.

[3]潘兆丽. 对幼儿音乐活动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10):229.

[4]李洁. 幼儿园音乐教学生活化理念的内涵与实践[J]. 科学咨询, 2018(33):151-151.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