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3日

(w教育随笔 撕纸活动让幼儿的小手更灵巧)

2017-10-20 21:18:30

 撕纸是孩子们喜欢并乐意参与的一项手工活动。“手是思维的镜子,是智慧的创造者。”幼儿手部肌肉活动越多,越精细,就越能开发幼儿大脑的潜能,促进智力的发展。通过撕纸活动让幼儿的小手更灵活,在此基础上同时可以培养幼儿的美感,激发幼儿去创造美、表现美,并陶冶幼儿的情操,使之从中受到教育;可以训练幼儿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发展幼儿手指肌肉的灵活性,使幼儿的小肌肉群可以得以发展;可以培养幼儿细心、专心、耐心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

  一、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取材,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宝宝班幼儿年龄小,手的协调性、灵活性相对较差,刚开始的几次活动,教师先将纸裁成长条,让幼儿练习将长条纸撕成一小块一小块,接着再将一小张纸撕成一条一条,沿着轮廓线撕等进行装饰。因为宝宝班的幼儿有的根本还不会撕,他们撕纸的方法准确的说是“拉”,如果拉的话,纸是很难断开,所以老师必须先教他们怎样把纸撕开。为此我班的前几次活动为《气球》、《大苹果》、《一棵大树,目标由简单到复杂,由将一条纸撕成小块贴于指定的地方,到将撕成的小纸块沿轮廓线有序地粘贴,不贴出轮廓线,接着以后的活动内容和目标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组织,这样活动开展起来就比较顺利。

  二、探索灵活多变的引导方法

  对于宝宝班幼儿进行撕纸活动来说,撕纸的技能是不局限的,只要用拇指、食指向前、向后用力地撕,并能把纸撕下就是宝宝班幼儿学习撕纸的方法,不过,这还有个重要的前提——幼儿愿意动手去进行撕纸活动,所以激发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前提条件。但是如果光是让幼儿这样练习,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很快就会消失,跟着而来的反而是对撕纸活动的抵触心理。让幼儿动起手来,体验撕纸活动的乐趣,不是让幼儿随便乱撕,置之不管,而是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进行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完成作品。因此,在撕纸教学活动中,我们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引导方法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撕纸兴趣。

  1、游戏活动法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天生是美的欣赏者和创造者,幼儿期教学活动尤其是宝宝班幼儿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撕纸活动效果更好,可促使幼儿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乐于表现自我,调动幼儿的创造热情。因此,我们力求使每一次撕纸活动都能成为一次有趣的游戏。如:刚开始学习将纸条撕成小块时,以游戏儿歌“拇指、食指尖尖嘴,尖尖嘴儿碰一碰,将纸撕成一小片一小片”。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对撕纸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快就学会了将纸条撕成小块的方法。

  2、创设情景法

  创设与教育目标内容相应的生动情景,以情景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引导幼儿积极思维,让幼儿在特定的情景中激发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在活动的指导中,发现有的幼儿在撕面条时,有的把纸撕成一大块、一大块的,有的撕得又粗又短,。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撕纸的美,我们通过欣赏、操作将感受到的美表现出来。在实践活动中,注重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并掌握撕纸的方法。并通过教师言语的渗透,让幼儿在观察操作中得出结论,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掌握了撕纸的方法,使幼儿的审美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每当孩子们进行撕纸活动时,他们是快乐的,在他们的脸上看到的是快乐的笑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手部小肌肉、眼手的协调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撕纸活动训练了幼儿眼手的协调能力,这样,撕纸时能比较耐心、细致了。我和孩子们一起进行撕纸活动,帮助一些能力较弱的孩子,让他们也能在撕纸活动中增强信心,发展动手能力,解放了幼儿的双手,幼儿真正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让撕纸活动成为一种快乐的教育。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