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2日

M(笔记)音乐游戏《泡泡糖》

2018-03-18 21:24:02

《指南》艺术领域中指出:对于3-4岁的幼儿,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使幼儿积极参与,乐在其中。这一阶段幼儿唱歌有走调现象,在歌唱、律动、表演等方面都具有初步的表现能力。但在技巧上没有详细的要求,而是重视感知和自由的模仿表现。

音乐游戏活动《泡泡塘》贴近幼儿生活,歌词简短只有两句,口语化的歌词又特别适合幼儿理解与记忆。这个音乐游戏对幼儿又提高了要求,在老师的引导下跟着每个乐句需要做出相应的动作,对幼儿的听觉、理解、反应、控制等都有要求。但是在控制中又有自由,这正是此游戏能吸引幼儿兴趣的关键。

第一句歌词,老师和幼儿手拉手围成小圈跟着音乐边唱边在原地走动。

第二句歌词里的前半句——泡泡变大了。这时老师带着孩子们慢慢将圆圈向外扩大。象声词“啪”是每个幼儿都能在这个节奏上大声说出,因为我们孩子有“打气球”的经验,在“打气球”游戏中,就有“啪”爆炸的游戏动作。

令孩子们最感兴趣,最兴奋也是游戏的高潮部分,那就是最后一句“泡泡不见了”,围成圈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都以各种姿势坐在地上。每个游戏动作,老师都没有用语言去要求,因为孩子在老师的动作中就知道要他要做什么,因为每个孩子都善于模仿。比较有趣的最后倒地的动作,刚开始孩子们不知道可以坐在地上,因为看到我竟然坐在地上,也就跟着模仿我哈哈笑着坐在了地上,还创编出不同坐地“爆炸”的方式。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全身心的投入让人为之动容。

《指南》艺术领域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前儿童喜爱艺术活动,保持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活动都要获得使儿童感兴趣的结果,儿童在活动之后不仅对活动本身感兴趣,还要把这种兴趣迁移到生活的其他方面,这才是成功的教育活动。因为兴趣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它能促使儿童积极主动地投身艺术活动,这样艺术活动才会对儿童产生影响,从而促进儿童发展。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喜欢唱得好跳得好更重要,技巧只能说明眼下儿童的情况,而喜欢、有兴趣,则标志着儿童的未来,着眼于长远才是教育应有的眼光。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