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8日

M(笔记)放手,是最好的教育

2017-11-26 21:38:23

游戏时间,阳光正好!我领着孩子们去户外寻找健康和快乐。来到操场,孩子们在我给的规则范围内,自由散去。有的去拿羊角球,有的去玩拱形门,有的则在地上摸爬滚打。这时有几个孩子径直走向木质玩具。这本来不在我的指定范围内,因为有一小段方形浪木,两边栏杆距离很远,小班孩子站在浪木上根本无法同时扶住两边的栏杆,以前偶尔走上去,都由老师搀着孩子的手“送”过去的啊!看见孩子们就要走到方形浪木上,保育员徐老师立即紧张地前去制止,但是被  我打断,我示意徐老师旁观,只要负责及时护导即可。

我突然改变了主意,我想看看成人们的恐惧孩子们能破吗?当他们涉足这一段玩具时,我突然理性战胜了感性,我不再恐惧不再焦虑,因为我知道每个孩子天生都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只是在成人的过渡保护下,这些天生的能力被弱化消退了。第一个走上去的是潘子轩,确切地说他是蹲着移上去的,因为这样一可以使身体重心偏低保持平衡,二可以两手抓到两边的固定绳。果不出我所料,后面的孩子都是这样蹲着走上去。蹲着走的方法根本不用我教,而是孩子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最好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在移动过程中,孩子两手紧紧抓牢绳子,身体努力保持平衡不让晃动,才能艰难的移到前一木块上。有的孩子尝试双手握住一边的绳子,在实践中证明身体会偏向一边,平衡得不到控制,容易掉下木块,于是再次两手分开握住绳子一步一步到达终点。这样的游戏得调动孩子身体上多少肌肉群啊,腹部、臀部、腰部、背部、四肢等都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大脑小脑都得到锻炼与发展。当孩子通过挑战自我走到终点,那份体验到的成功感比什么都让他兴奋与骄傲。  

当然,有人担心孩子发展不同,会不会有孩子掉下来受伤。我说没必要担心,因为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最清楚,如果经过努力还不可以,他会选择中途落脚退出,保证自身安全不受到威胁。这种退出会有三种原因,一是平衡能力有待提高,二是身体力量有待增强,三是心理素质有待加强。而有一部分孩子对自身没有正确认识或者目前对这种玩具不感兴趣,就不会主动选择这个游戏项目,我们也不必强求这些孩子,当他们做好了准备会主动选择的。选择退出的孩子懂得了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技巧,调整心理克服恐惧。在第二天的游戏中,有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第一次失败的孩子也都成功了。看着他们蹲着移动似乎并没有太多吃力的感觉,徐老师也没有前一天的紧张焦虑,而是轻松淡定的旁观着护导着孩子。我想在徐老师的教育意识里应该也懂得了放手的意义。

放手就是最好的教育。如果你不放手怎么会知道孩子有多优秀,你不放手怎么能锻炼孩子的勇敢品质;你不放手孩子如何成长,你不放手孩子如何体验成功,你不放手孩子又如何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积极意义!该放手时就放手吧!愿每个孩子都能插上坚实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