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2日

公开课《藏在哪里了》教学反思

2017-11-17 14:15:46

小班绘本活动:藏在哪里了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寻找动物,了解角色的显著外形特征。

      2、大胆地讲述动物朋友躲藏的位置,在故事情景中感知方位。

      3、学着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的快乐;学会共同游戏,共同生活。

活动准备:

    《藏在哪里了》PPT课件 棒棒糖若干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关注故事的名字。

      (1)猜猜故事里的小动物们在玩什么游戏?

      (2)你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小结:森林里,动物朋友们在玩捉迷藏,真有趣。我们跟他们一起玩吧!

      2.观察图片,讲述故事内容

      (1)出示内页封面,观察讨论

      ---有哪些动物朋友在捉迷藏?

      --谁来躲,谁来找呢?看,小动物们想了个什么办法解决问题?

      小结:小动物们真聪明,用猜拳的办法来分工,小狐狸输了,它对朋友们说:“你们都躲起来吧,好好地躲起来,我来找,一定能找到。”

      (2)寻找动物朋友

      片段一:

      看小狐狸找到谁了?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小兔躲在哪里了?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小兔子躲在石头后面。)

      片段二、三、四:小狐狸还找到谁了?在哪里找到的?(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小兔躲在大石头后面,小松鼠躲在大树后面;小鸭躲在花丛里;小象躲在草丛里)

      片段五:

      (1)小兔、小松鼠、小鸭、小象都被小狐狸找到了,还有谁没有被小狐狸找到?

      (2)小鹿躲到哪儿去了?你们帮小狐狸找找。

      (3)你发现小鹿躲在哪里?

      (4)为什么小狐狸找不到小鹿呢?(追问:小鹿躲在哪儿?它的角露也出来了,为什么大家没有发现呢?小动物们把鹿角当成什么了?)

      小结:小鹿真聪明,躲在树林里,大家把它的角当成树枝,所以找不到它!

      3.完整欣赏故事,拓展延伸

      (1)朋友们都被小狐狸找到了。你还记得它们都躲在哪里吗?

      (2)做游戏:捉迷藏

       

       

      活动反思:

      又到了素质教育开放周,我们积极地准备着公开课的教研和试上活动。我选择的是一节绘本《藏在哪里了》,绘本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然而捉迷藏是孩子们最熟悉和喜爱的游戏之一,整个活动以 “藏”为线索,牢牢地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目光,孩子兴趣很高。在活动中,我让孩子们进一步观察,找一找小动物的明显部位,认识更多的小动物形象,同时,愿意大胆、清楚地讲述动物躲藏的位置,体验捉迷藏游戏的快乐。

      首先,整个活动下来,幼儿都能能够根据自己的已有生活经验找到动物的明显外形特征并猜出相应的动物。通过引导幼儿愿意大胆、清楚地讲述动物躲藏的位置,体验捉迷藏游戏的乐趣。孩子们还是能够比较清楚地说出“大石头后面”、“大树后面”、“草丛里”等方位的词。其次,从孩子们活动中的状态和老师对提问的把握而言,大部分孩子还是比较投入其中的。在本次教学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最后的游戏环节本来是让幼儿在第一次捉迷藏时,自己在游戏中体验理解游戏的规则,由于人数较多,一轮游戏下来孩子们有点兴奋,持序有些乱,我就迫不及待的将游戏中捉迷藏是不能发出声音的规则直接告诉了幼儿,直接跳过了第二次捉迷藏的过程,玩起了橡皮泥藏一藏的游戏,还好最后孩子们被橡皮泥吸引了,总的来说,这节课还是完美的。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