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8日

Y/随笔:内向的孩子更需要关爱

2018-09-27 16:30:30

 早上八点左右,吴博涵小朋友在妈妈的陪伴下入园。我一连几遍主动与他打招呼“吴博涵,早上好!”但他只是低着头,一句回应都没有。当妈妈说:“快和老师打招呼啊!你怎么不说话呢?快说老师好!”只见涵涵低着头,很小声的说了一句“老师好!”这时,妈妈已经把涵涵脱下的外衣都整理好放入柜中,准备再见告别。可涵涵却一直站在教室门口不愿进来,不一会眼圈开始湿润了,跑向妈妈边哭边说“第一个,第一个接!”

 集体活动过后,孩子们陆续到活动区里活动。当老我介绍完今天开放的游戏区域及相关要求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只见涵涵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等小朋友都进入区角时,他才不紧不慢的找一个相对人少的区域坐在那里,看别人玩。

涵涵是本学期新转来的小朋友,平时不爱说话,性格内向,而从开学这几周就可以发现,妈妈对涵涵的生活起居照顾的无微不至。在沟通过后发现家人很少带他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大多数时间都在家中自己玩,缺乏与同伴间的交流。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涵涵与同伴间、老师间的交流,明显缺乏主动性,很少自己主动跟同伴与老师打招呼、一起游戏。导致了开学一个月了,他依旧对新班级感到陌生,很难融入到集体活动中去。而由于妈妈的过度疼爱及包办代替,使涵涵的自理能力也比较弱。穿、脱、叠及整理衣物等生活琐事仍需要大人帮忙。涵涵的成长环境,造成他沉默、不愿与人交流的个性。进入到幼儿园这个相对开放的环境,更让他感到不知所措。

 针对涵涵的情况,我将班级性格较外向、热情地小朋友安排坐在他的旁边,尝试利用同伴让他多开口说话,让他一点一点地消除恐惧感。我们老师也利用入园和离园的问候与告别多与涵涵进行交流。在平日的活动中多亲近他、多关心他,多与他交谈,走进他的内心,成为他可信赖的朋友。多关注他细微的举动,了解他的需求,给予他必要的帮助,让他体验到大家对他的关爱,鼓励他与同伴交往,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和努力,涵涵有了很大的进步。无论是自理能力,还是与他人的交往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性格似乎也开朗了一些。这使我更加坚信多给内向的孩子一点爱,他们一定会还你一个奇迹!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