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2日

南京之行——让游戏成为幼儿的生活常态Y(随笔)

2018-04-14 08:38:23

      春意酥怀的四月,伴随着暖暖的春风,很荣幸能够去南京参加“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与实施观摩研讨会”,虽然只有短短的2天培训时间,但是却充实而富有意义。本次培训,各园所展示的游戏化主体活动使我们直观地了解与体验到了游戏化教学的活动设计、实施技巧以及乐趣所在!

    4月10日上午,我们参观了南京市香山路幼儿园,首先园长向我们介绍了香山路幼儿园办园的基本情况和他们的儿童主题馆,香山路幼儿园的业务园长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儿童主题馆”,分别设置了农艺馆、艺术造型馆、生活馆和创意阅读馆。儿童主题馆的设置,从孩子的兴趣、能力、反应并深入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旧经验的角度出发,让儿童主题馆成为主要的教学资源。依据一定的主体和核心,有目的、有计划的精心呈现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事物、现象供幼儿观察、操作和欣赏。随后我们进行了场馆游戏观摩,孩子们深入到各个场馆,每个场馆内均有老师在一旁介入指导并进行记录。孩子们在农艺馆内自由的进行田间劳作,拔草、喂养动物;在创意阅读馆内进行戏剧表演、阅读等游戏活动;在艺术造型馆内大胆的玩色、搭积木等,在生活馆内制作各种各样的美食。这些儿童主题馆的设置,使幼儿通过操作性学习,达成教育目标,让幼儿更加主动的获得经验。摒弃集体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儿童主题馆来实现教学目标,更加契合3~6岁儿童的学习方式,更加顺应了孩子的甜心,回归了孩子的本源,让孩子们的心灵在自然环境中快乐成长。下午我们参观了南京市第三幼儿园,首先南京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张辉娟老师围绕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思考与实践进行讲座,张老师向我们陈述了课程游戏化的实质:确保基本的游戏活动时间,并将游戏理念、游戏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中。课程游戏化是让幼儿园的课程更加适合幼儿、更生动、更丰富、更有趣、更有效的促进幼儿获得新的经验。最后,张老师还通过实际案例《我是小小兵》等向我们阐述了游戏在一日生活中的渗透。

    4月11日上午,我们来到了江苏省妇女活动中心幼儿园,踏进幼儿园的大厅,就能感受到浓浓的“自然之美”,这就是他们的办园理念。原生态的环境布置,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随后他们的业务园长向我们分享了讲座《在游戏中发现儿童自然生长的力量》,讲座中强调:游戏中,要基于儿童的立场,首先要让幼儿自主管理游戏材料,其次,要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孩子。而教师作为幼儿游戏的引导者、支持者则需要在幼儿游戏过程中自我反思、发现问题、互相剖析、提出建议,最后在投入到实践中。教师要打破空间的局限,游戏的主题、分工、设置等全部来源于幼儿的实际需要。随后我们观摩了各年龄段幼儿的区域活动,孩子们随意铺一块地毯,将游戏材料随地摆放,就成了孩子们的娃娃家,各个区域之间的互动性极强,孩子们的游戏兴趣特别浓厚。本次培训学习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南京市长江路幼儿园,参观完幼儿园后,长江路幼儿园的李漫园长为我们带来了早期阅读的活动组织《教师精准教,幼儿有效学》,李园长从教师如何让精准教的精选阅读作品、精选核心价值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随后,还向我们展示了一节大班阅读《掩耳盗铃》,教师将活动分成五个大环节,第一个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共同观察图书第2~3页,引发第一次猜测、讨论,激发阅读兴趣。第二个环节,师生共同阅读图书第2页至第8页,进行第二次猜测、讨论。第三个环节,幼儿自由阅读(从第9页至结束),师生共同讨论对图书内容的感知、理解。第四个环节,集体完整阅读图书,全面感知图书的内容。第五个环节,寻找图书的秘密,进一步理解成语故事的内涵。纵观整个活动环节,简明而清晰,孩子和教师一起平静而投入地走进绘本里。

    培训活动是短暂的,但是我在这次培训上收获的东西却是无价的,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感谢园领导给我去南京学习的机会,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虞永平教师说过:“幼儿园的课程要沿着幼儿幸福的思维开展,要超越传统的课程设计和实践,不限于课堂教学,要回归经验,真正让幼儿做有意义的事,让幼儿获得更多丰富的、各种鲜活的经验”。所以,无论我们怎么理解游戏,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开展的活动,我们教师只需提供游戏的时间、空间与主题相关的材料,信任、放手孩子,支持回应孩子。让幼儿的心灵在自然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