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8日

小班科学《小猫抓鱼》教学反思Y(随笔)

2017-11-17 17:45:52

设计意图:  

当学习要求转化为幼儿内在需要时,教育目标就变成幼儿游戏的意愿。《小猫钓鱼》正是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出发,创设“小猫钓鱼”的游戏情境,让孩子以角色身份轻松、自然地3以内物体数量和点子数量进行匹配,进一步练习3以内的点数,并能按颜色、点子数量进行抓鱼。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乐于参加操作活动,萌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正确点数3以内的数量,认识3以内的点卡,并能根据游戏进行匹配。

2能按颜色、点子数量进行抓鱼。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操作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贴有3个点、2个点、1个点的桶16个。

2猫妈妈图片3张。

3小鱼若干。

4、小猫挂牌16个。

5PPT。

重点:

  正确点数3以内的数量,学会手口一致数数。 

难点:

能按颜色、点子数量进行抓鱼。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

集体表演舞蹈《快乐星猫》。

通过帮助猫妈妈,巩固手口一致地数3以内的数。

1师:猫妈妈生病了,今天我们小猫要自己出去钓鱼,你们愿意吗?那我们的小鱼装哪里呢?(小桶)小桶就藏在你们的椅子下面,赶快把它们拿出来吧。看一看你的小桶身上有什么?

2观看ppt练习点数。

利用游戏,幼儿进行点数。

1游戏“小猫钓鱼”

师:好啦,我们一起去河边钓鱼吧,把小鱼放在小桶里哦。看看你的小桶上有几个点,就抓几条鱼。

2检查验证。

3给猫妈妈送小鱼。

(1)请幼儿把不同点数的小桶送到有相应点数的猫妈妈家。

(2)集体验证。

再次游戏,按颜色、点子数量进行抓鱼。

师:看看你们的小猫是什么颜色的?什么颜色的小猫就抓什么颜色的小鱼。

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自己学会了抓鱼,你们高兴吗?天黑了,我们一起带着鱼回家吧!

活动反思:

《小猫钓鱼》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游戏情境,以“小猫钓鱼”情节贯穿整个活动始末。活动开始前,针对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进行了思考,大部分幼儿能够掌握4以内的数量,但是在试上过程中,发现点数4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较难,但是整个活动仍然存在不足:1、准备教具中的“池塘”较小,不方便幼儿操作,所以在小猫抓鱼的环节秩序较混乱。2、在出示PPT的环节中,直接出示标有点卡“3”的小桶,对于幼儿来说太突然,应该从“1”到“3”,有个渐进关系,幼儿更容易了解。3、在最后的按颜色抓鱼环节,可以分小猫的颜色进行抓鱼活动,这样既可以巩固幼儿对颜色的认识,又使得场面不混乱。

整个活动师生共同扮演小猫,在游戏中进行角色扮演,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形象化,将实物、点子二者之间的对应变得更加简单易学,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