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5日

Y /笔记《夹住你的海洋球》教学反思

2018-12-03 12:55:45


活动来源:

发展幼儿的走、跑、跳、投掷等运动能力是我们幼儿园体育活动所注重发展的方面,在每一次的体育活动中,我们也都注重发展孩子们这方面的能力。鉴于此,我和本年级组汪涛老师查阅图书和资料,并在很对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设计了本次海洋球的活动、提高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同时在活动中,我们将活动目标层层递进:

一、探索身体哪部位可以夹球

二、探索夹得多的方法

三、尝试用身体运球,开展运球游戏。

为了避免沉闷单调的游戏活动,我以猜一猜、试一试、记一记、说一说、玩一玩、赛一赛等方法调动和维持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探索、练习及合作等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活动目标:

1、探索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夹、运海洋球,提高身体动作的协周性和控制能力。

2、培养与同伴友爱互助、勇于服图难的品质。

3、体验与同件伴协作运球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海洋若干个,大篮筐6只。

2、音乐《卡路里》

3、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热身活动。

1、幼儿站成半圆形随音乐《卡路里》做律动。

2、探索用身体各部位夹球的方法。

(1)捉迷藏。

教师将两个海洋球分则夹在左右两个胳肢窝,提问:我的海洋球哪儿去了?

师:原来胳肢窝可以夹海洋球,大家试试看。

(2)尝试夹球。

师:我们身体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夹住球?找个好朋友试一下。

(3)集中交流。

师:你发现身体的什么部位也可以夹住球?

师小结:海洋球直有趣,不用双手也能玩。脚子下面夹一夹,胳肢窝里夹一夹,手臂弯曲夹一夹,双腿中间夹一夹,双脚中间夹一夹。

3、探素夹得多的方法。

师:如果我们把身体能夹住球的地方全用上,看看最多能夹住几个球?(幼儿尝试。)

师:你夹住了几个球?你是怎样夹的?要先夹哪儿,再夹哪儿?怎么块才能夹得最多?

师小结:脖子,胳肢窝、手、腿、脚等部位都可以夹住球。夹的时候要先用其他部位,最后用胳膊窝、手臂、这样才能夹的多。

4、运球练习。

(1)游戏一、听指令运球。

玩法: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夹满球,然后听教师的指今边念几歌,边将球运送到指定地点。

(走走,走走走,伸伸你的小舌头;走走,走走走,摇摇你的小小手;走走,走走走,扭扭你的小屁股;走走,走走走,大家一起弯弯腰:走走,走走走,小脚轻轻跳一跳。)

规则:走时不能用手碰球,掉下来的球不能捡。最后比比谁成功运送的球多。(师幼游戏。)

(2)师幼交流讨论。

师:邻近的小朋友互相数一数,看看各自成功运送了几个球?

师:哪些部位夹的球多又不容易掉落?

(3)游戏二、限时运球。

玩法:幼儿在规定时间内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夹海球并运送到教师身边(规则同上),比比谁运的球最多。

(4)师幼交流讨论。

师:你运了几个球?是怎么运的?

5、运球比赛。

幼儿分成红、绿两组,排成两列纵队用身体各部位夹满球,,将球运送到对面的篮筐里,比一比哪组运的球多,运球多的那一组获胜。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我们结合上月的主题《我的身体》而开展设计的体育活动,经过前期的一系列的焦旭而活动,孩子们对于自己的身体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知道了巧妙的在运用身体的一些部分,可以将球夹住。在幼儿的第一次探索活动中,个别孩子们仅限与身体的一些明显的部分夹住球,如:胳肢窝、脚、腿等地方,而很少有幼儿大胆尝试不同的地方,为此,我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拓宽幼儿思维,让探索环节难度也慢慢增加。

在幼儿尝试夹住海洋球后进行游戏时,刚开始幼儿会总是忍不住用手来抓球、运球,所以 我在活动中跟幼儿强调了游戏规则提出球掉下来不能去捡,活动环节层层递进,第一次尝试用身体部位夹住一个海洋球。第二次尝试自由探索多个部位夹球,怎样夹不会掉?第三次探索夹球运球的方法,在一步步的游戏环节中巩固幼儿运用身体的多个部位运海洋球的方法。

在幼儿探索尝试时,给与及时的鼓励,引导幼儿发现更多的夹球方法。在游戏环节接力运球比赛,由于第一次教师没有强调游戏规则,导致幼儿在游戏中顺序不够明确,为此,教师适时的进行调整,在第二次游戏中,强调了接力比赛的规则,幼儿出发后运球回来,要拍下一位出发队员的肩膀,下一名幼儿接力出发,依次如此。在亲子半日开放活动中,我们巧妙设计将最后的接力游戏中,邀请爸爸妈妈参与其中,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在亲子互动环节,既让家长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也让家长们了解到我们教学活动寓教育于游戏中,也让家长们对我们的教育理念有了更多的认识。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