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1日

(H/随笔)通往孩子心灵的幽径——绘本

2016-11-05 13:47:10

 故事犹如通往孩子内心的幽径,故事中的隐喻可以作用于孩子的心灵,让他们的行为发生正向的转变。如果一个故事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如实呈现孩子的心灵状态,并带着爱和鼓励,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或提供一个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孩子就会接收到故事的信息,令人欣喜的转变会由此而发生。”这句话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和启发,也对我怎样试着利用绘本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并且产生了一些不错的效果。

一、《大卫,不可以》让我顺利开展了安全教育工作。

刚入园时,小班的小朋友对于安全意识没有什么概念。对于一些危险的行为,老师提醒多次还是会有人这样做。于是,我决定借助绘本《大卫不可以》来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比如,在讲到故事中的大卫两只脚的脚尖踩在一把椅子的边缘上,身体倾斜45度,左手紧紧抓住壁橱的下方,右臂向上高高举起,伸开五指,正欲去够妈妈放在壁橱最上层的饼干桶的时候,我看向平时喜欢站在椅子上或是喜欢爬桌子的小朋友,我问他们大卫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联想到他们自己平时行为,他们就知道了这样做是不可以的,很危险。

更令我惊喜的是在后来的日常活动中,有些孩子在看到一些小朋友不好的行为时他们知道跟老师说:“老师他像大卫一样了。”于是我就会接着问:“那他这样做可不可以?”孩子马上说:“不可以,这样做很危险。”我说:“那你快去跟他说不要这样做吧。”听完我的话孩子立刻跑过去了。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孩子并不是靠老师一个人在上面说教,而是真正的让孩子去明白这件事该不该做,为什么。

二、《爱吃水果的牛》帮助孩子们改掉了不爱吃水果的坏习惯。

入园没多久,我发现我们小班的小朋友很多都不喜欢吃水果或是只喜欢吃一种水果。而那些不爱吃水果的小朋友往往也是那些比较容易生病的小朋友。怎样让孩子们喜欢吃水果呢?于是我选择了《爱吃水果的牛》这一有趣的绘本来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

《爱吃水果的牛》主要讲的是一头牛吃了很多水果,身体好,不感冒,还能挤出各种口味的水果牛奶。绘本的画面特质抽象随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文本内容新鲜有趣、充满想象力,符合小班幼儿的阅读特点。听完这个故事,孩子们都知道了水果有很多营养,多吃水果有益健康。

讲完这个绘本后,有时候在早上吃水果的时候,不经意间还能听到一些孩子在互相交流着说,“我要像爱吃水果的牛一样,吃好多水果,这样我就不会生病啦。”看着他们吃水果吃的很开心的样子,心里有一种满足感。

         这两件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一本有主题的绘本对孩子成长所起的作用,丝毫不亚于一本经典著作或是老师精心准备的一堂课。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语言、思维、想象、价值观建立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还会借助绘本给孩子的心灵得到更多的滋养。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