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

(笔记F)大带小

2018-09-24 20:08:21

“以大带小”的混龄教育模式一直是我们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特色。教师在混龄教育中的指导策略也必不可少。大中小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具有不同的年龄特点,针对年龄特征,能力差异,可以根据《指南》的内容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我们根据活动内容以及幼儿园特色进行调整,将小范围的共享区域调整为全园的共享区域活动,并增加了户外混龄种植活动。及时根据幼儿的需要、季节主题的变化,以及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

混龄活动中,孩子们是主人,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能力的差异,个别化地进行指导,促进不同年龄、不同角色之间的交往,能够提高不同年龄、不同能力孩子组织活动的能力,更能有力提高不同年龄孩子游戏水平,发展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主题混龄活动开展得更好,更有教育作用。有利于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发现、自我完善,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比如户外混龄游戏中,有小班幼儿感觉混龄区域的游戏太难,这时老师便引导中大班的幼儿帮忙去搭建适合小班幼儿的混龄区域。老师的介入,一方面推进了游戏的进行,另一方面促进了幼儿间的交往活动。

在趣味编织坊中,中大班幼儿进行编织,但对于中班幼儿来说编织有些难度,特别是穿插绕线时,编织了好几次都失败了,有些沮丧不愿意去做,这个时候老师适时的鼓励,以及在大班姐姐的帮助下,总算完成了。在活动中教师的及时肯定与评价更加能够激励孩子活动的兴趣,取得更好的活动效果。

在种植活动采摘扁豆时,因一小块儿幼儿较多,他们都在采摘。但后面又来了一名幼儿,想要和他们一起摘。其他的孩子嫌挤,一时僵持不下,出现推挤,这个时候,老师适时出现,了解原因后将孩子分流到人少的地方,或者是喊他们蹲下来摘。教师及时的引导使得发生的矛盾没有扩大,培养了大班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谦让的品德,进一步强化了良好的行为

每项混龄活动都会有一老师负责,专门在一个区域里观察,定点观察孩子的活动,每次针对观察现象进行分析反思,从问题入手,灵活调控活动过程中的环境材料、开放性的教师指导配合及时的观察记录与反思,从而推进下一次的活动。而主持活动的老师就进行统筹式的观察,进行及时介入指导,将大大促进混龄活动的开展。

活动结束讲评中,教师以图片的形式,帮助幼儿回忆活动。教师要对幼儿的创新进行肯定,鼓励幼儿将自己在游戏中的创新表现表达出来,鼓励幼儿共同探讨游戏中的问题,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对幼儿在游戏中能自觉遵守规则,克服困难,坚持游戏等良好的意志品质给予赞扬,以强化幼儿正向行为的出现。如果有一些危险的、不当的行为,我们也要指正,在下一次活动活动中尽量避免。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