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Sh-笔记)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为什么判若两人

2019-03-02 22:28:34

       

    周四的早上,收到一位家长的信息,内容大概就是孩子在家有时不好好吃饭,而且爷爷奶奶也管不到,所以爸爸妈妈决定用规定时间内不吃完就收碗的方法来治治孩子的坏习惯。家长想让我们告知孩子中午在幼儿园吃饭的情况,好回家找相应的对策。首先,我肯定了孩子爸爸妈妈的做法,并表示可以配合他们的管教方法。同时,我也很疑惑,因为孩子在幼儿园吃饭的习惯一直都很好,可以说基本上没有让老师操心过,为什么在家里却出现不好好吃饭的情况呢?

其实我们也常常听家长抱怨,孩子在幼儿园比在家听话多了,和在家时判若两人:在幼儿园里,自己吃饭、穿衣,按时睡觉,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可一回家就完全变了个样,不好好吃饭、甚至要家长喂饭,从来不睡午觉,衣服都是家长帮忙脱,很多事都是任性耍赖。还是老师有办法,这么多孩子,管的这么好。那到底是不是老师本事大,有特殊的管教办法呢?其实,老师能让这么多孩子“听话”,自己的事自己做,完全是因为幼儿园有一套系统、固定的规则,而且这些规则都带有强制性,任何人都不允许例外,幼儿在长期遵守的过程中,心理上形成了定势,从而转化成一种习惯行为。为什么孩子在家就判若两人了,因为在家没有各种规定的约束,加上孩子一哭闹,家中就妥协,长期下来,孩子没有规矩,自然形成不了各种好的习惯,所以就变得不听话了。

其实我们也常常听家长抱怨,孩子在幼儿园比在家听话多了,和在家时判若两人:在幼儿园里,自己吃饭、穿衣,按时睡觉,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可一回家就完全变了个样,不好好吃饭、甚至要家长喂饭,从来不睡午觉,衣服都是家长帮忙脱,很多事都是任性耍赖。还是老师有办法,这么多孩子,管的这么好。那到底是不是老师本事大,有特殊的管教办法呢?其实,老师能让这么多孩子“听话”,自己的事自己做,完全是因为幼儿园有一套系统、固定的规则,而且这些规则都带有强制性,任何人都不允许例外,幼儿在长期遵守的过程中,心理上形成了定势,从而转化成一种习惯行为。为什么孩子在家就判若两人了,因为在家没有各种规定的约束,加上孩子一哭闹,家中就妥协,长期下来,孩子没有规矩,自然形成不了各种好的习惯,所以就变得不听话了。

孩子一入园,老师就会给孩子树立明确的规则,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对比在家里,家长会忽视或无视孩子的规则意识的培养,任由孩子发脾气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在幼儿园好不容易养成的规则和习惯,一回家就会不起作用了。幼儿园老师会给孩子提出明确的奖惩制度,从而激励孩子养成良好的规则;而在家里,很多的惩罚措施都只是摆设,所以规则对孩子就没有什么作用了。在幼儿园里,老师会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而有的家长在这方面可能做得些许欠缺,玩手机、看电视、晚睡等,如果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孩子是不会乖乖听话的。所以家庭应该制定一些简单、必要的规定,让幼儿从小在有规律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学会自我控制。

所以我很赞同班上这位家长的做法,虽然孩子可能会被饿上几顿,但同时他也知道了不好好吃饭就没有饭吃的规定,相信孩子好好吃饭的习惯很快就会形成了。孩子好的习惯并不能在幼儿园单方面的养成,还需要家长在家也要继续坚持培养,真正的做到家园同步。相信给孩子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收获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就会收获一定的命运。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