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笔记)C 生成活动:小蚂蚁

2017-06-09 12:59:19

生成活动背景:

    入夏,蚂蚁出没的愈发频繁。活动时常能看到它的身影,孩子们总是三五成群的蹲在一起将它围住,叽叽喳喳的讨论和它有关的话题。洗手时,蚂蚁不小心掉进水池,孩子们会驻足半天,看着它随漩涡一起冲走。这样的画面数不胜数,如果你发现孩子们专注的集中在一起那必然是发现了可爱的小蚂蚁,因为对它的好奇,孩子们总想一探究竟,挖掘秘密。在发现孩子们对蚂蚁的兴趣后,我有目的地开展了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鼓励幼儿自主观察小蚂蚁,愿意参加探索活动。

3、通过观察蚂蚁的合作活动,愿意参与游戏,萌发团结互助的意识。

活动准备:

    蚂蚁特征课件、蚂蚁头饰、皮球

活动过程:

一、歌唱《蚂蚁搬豆》

师幼听音乐唱歌,引出“蚂蚁”

二、课件演示,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1、引导幼儿有序地从头到脚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

教师:(1)你见过蚂蚁吗?蚂蚁是什么颜色的?

(2)蚂蚁头上有什么?触角是什么样的?

(3)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

(4)蚂蚁的身体有几个部分?

(5)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

(6)蚂蚁是怎么走路的?

2、小结:蚂蚁有很多种,我们最常见到的是黑蚂蚁,还有蚂蚁、蚂蚁和黄蚂蚁等也相对普遍。蚂蚁头上长着两根(一对)触角,它的触角有高度灵敏的嗅觉功能,找食物、认路、和同伴传递信息都得靠蚂蚁的触角。它还有听觉功能,可以帮助蚂蚁接收外面的信息,躲避危险。运动功能也很强大,能感觉自己的位置,保持身体平衡,没有触角的蚂蚁在平地上也没法走路。蚂蚁的身体有三部分组成,头、胸、腹。它有六条腿爬着走,三条右三条

3、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教师:(1)你见过蚂蚁的家吗?它的家在哪儿?

(2)蚂蚁喜欢吃什么?

(3)蚂蚁是怎样搬食物的?

(4)遇到事情的时候,蚂蚁是怎样告诉同伴的?

4、小结:蚂蚁的家在泥土里、树上、石头缝里等,它们都是一群生活在一起的,。它们是杂食动物,蔬菜水果肉类新鲜青草都吃。最喜欢吃的是糖类的食物,它能唤醒蚂蚁嗅觉细胞。蚂蚁发现食物会传递信息。找到食物不能自己搬回去时,会很快回家找同伴帮忙,回家途中留下一些气味,顺着气味找到食物。蚂蚁用头上的一对触角招呼同伴。它们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号。如果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就摆动得特别猛烈!

三、游戏“蚂蚁搬豆”

1、介绍玩法:请幼儿三个三个组成一组,扮成蚂蚁。(第一个幼儿戴头饰站立,两手做触角;第二、第三个幼儿分别弯腰,双手抱住前面一个孩子的腰)排好队从起点走到终点去搬“豆”,看谁搬的快。

2、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教师:“蚂蚁”排好队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踩到别人。

3、幼儿游戏。

活动效果:

这节活动从孩子平时的生活发现中而来,满足了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了孩子的探索和求知欲。蚂蚁是生活中常见的昆虫,孩子们对它又爱又怕。因为蚂蚁较小,考虑到将它集中放透明瓶中让孩子观察效果不好,所以我改用课件的形式让孩子们观察、讨论,发现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在欣赏课件时,图片较大,孩子们第一次如此清晰的看到了蚂蚁的具体模样,触角、眼睛、嘴巴和腿都看得分明。教师提问蚂蚁有几条腿时,大家都争着用点数的方式来回答。在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方面,孩子们了解的较少,教师讲解较详细,在说到和同伴用触角碰撞来传递信号时,孩子们非常吃惊,感叹蚂蚁的触角真神奇,有如此多的大作用。最后游戏环节,教师渗透了安全教育,培养了孩子团结协作的意识,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较高,个别孩子配合较好,教师在课后加大难度让孩子游戏。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