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9日

(q/随笔)我会分

2018-06-05 12:04:08

活动目标: 

1、学习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分成相等的两份、四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3、激发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发展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毛线、剪刀、 图形纸(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活动重点:学习二等分和四等分

活动难点: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毛线:怎样将毛线分成一样的两份?

2、教师小结: 把毛线两头对折,剪成一样长的两份。像这样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一样的两份叫二等分。(帮助幼儿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幼儿探索:把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进行二等分。

4、幼儿讲述、展示操作方法。

5、课件归纳展示把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进行二等分方法。

6、同样方法学习把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进行四等分。

7、游戏:看谁说得对

课件展示一组图形幼儿判断是二等分图形还是四等分图形。

8、拓展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其它分法(经过横对折线和竖对折线交点)

9、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几种把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进行二等分和四等分的方法,是不是所有的形状都可以进行等分呢?(展示第二组图片)生活中还会遇到许多需要等分的事情,如游戏分组、分米等,怎样解决?科学和生活中的这些秘密,我们会在今后的区域和活动中慢慢去探索、发现它们。不过只有爱观察、爱动手动脑的孩子才有机会哟。

10、活动延伸:

区域投放各种要分的材料和工具拓展幼儿等分知识。

教学反思:

本次数学活动的目标是引导幼儿学习用多种方法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进行二等分、四等分,了解部分和部分、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数学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本次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把生活中知识运用在教学活动中。活动一开始我用生活中常见的毛线为教具,吸引幼儿注意力并提出问题,让幼儿开动脑筋,帮助分毛线。我把操作的过程与结果展现给幼儿,使幼儿初步认识“二等分”这一概念,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接下来,幼儿探索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进行二等分,在活动中通过操作、探索、观察、比较,掌握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进行二等分的方法,幼儿对二等分的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在幼儿展示、讲述操作结果后,我用课件将幼儿的操作方法进行展示和总结,幼儿不但看的很清楚,而且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第三环节我用同样的方法让幼儿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四等分的方法,幼儿探索结束后我用游戏“看谁说的对”对二等分和四等分的知识加以巩固。第四环节是知识拓展,让幼儿知道还有其它的分法,对幼儿掌握的知识进行提升,也让幼儿知道生活中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整个活动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原则,在探索和操作中引导幼儿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学习中遇到问题,培养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

  活动的结束部分,我抛出问题,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还会涉及到许多科学知识,引导幼儿把学过的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拓展幼儿的知识面,同时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整个活动我为幼儿提供了多个操作、探索、交流的机会,让幼儿在轻松的活动氛围中探究与发现,注重让幼儿运用观察、探索、操作等手段发现和解决问题,积累生活经验,不但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促进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