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7日

(笔记W)豆浆洒了以后......

2016-10-16 15:20:42

     每天早操之后的餐点活动本是一项非常有序又安静的活动。小朋友们伴随着轻音乐的旋律,静静地坐在座位上享用着美味的豆浆和饼干,一切是那么的美好,然而每天都会有这样一个声音——“老师,XX的豆浆洒了”打破这份安静。瞧,同样的事情又在上演啦!

    这天,鲍老师一分发餐点,我一边提醒小朋友们“喝豆浆的时候吹一吹,小心烫哦!”话音刚落,就听见夏宝在喊:“老师,欣欣的豆浆洒啦!”于是,一双双眼睛齐刷刷地转向欣欣,只见欣欣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任凭豆浆沿着桌边滴洒在她的裤子上。我赶紧走过去一把拉起欣欣往后退了一步,检查她有没有被烫到。好在欣欣只是裤子边湿了一点,但是欣欣在豆浆洒了之后的反应着实让我感到惊讶。为什么孩子看到热豆浆沿着桌边在往下流,甚至都洒到了自己的裤子上的时候,都不知道躲闪呢?我想洒豆浆是一件小事,但是如果能带来安全隐患就是意见值得我们去重视的大事儿了。所以我们今天的活动临时被调整为《豆浆洒了以后......》

    活动中,我先抛出问题“热热的豆浆如果洒到身上会怎么样?”以引起小朋友了解问题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会烫到自己!”接着提问:“那么如果豆浆洒了,我们怎样做才不会让豆浆烫到自己?”奕凡第一个回答:“应该赶紧站起来!”其他小朋友都跟着应和起来。我想这个时候大家应该都有了基本的自我保护措施,但是如果不把事情的根源找到,安全隐患就依然存在。所以接下来我们就重点讨论怎样才能不洒豆浆。

    中班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所以我决定将问题交给孩子,让他们自己来讨论怎么做才能不洒豆浆。馨宝说:“一个手扶着小杯子,豆浆喝快一点!”诺宝说:“喝豆浆的时候不要跟旁边的小朋友打闹!”江宝说:“把豆浆的小杯子往桌子中间放一点!”我很惊讶的是,孩子们会讨论这么积极,而且会说的这么有道理。于是我跟大家商量将这些不让豆浆洒掉的好办法,添加到《班级公约》里,从此大家一起来遵守它。

   其实我们的一日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很多小问题,但是如果小问题不引起重视,就容易酿成大失误。还有,千万不要小看孩子,他们往往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给出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我们老师必须要善于做一名问题的发现者,引导孩子去做问题的解决者。

    

    

快速回复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