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2日

(笔记W) 科学:让玻璃球浮起来

2016-09-28 21:57:32

                     中班科学:让玻璃球浮起来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利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玻璃球浮起来。(重点)

2、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学习记录实验结果。(难点)

3、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玻璃球、纸杯、光盘、海绵纸、羽毛球、玩具,(它们有的会浮在水面,有的会下沉。)

活动过程:

一、   出示玻璃球引入,提出问题激发幼儿思考。

师(出示玻璃球)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这个玻璃球放进水盆里,它会怎么样?是沉下去呢?还是回浮上来?

师:有人说浮起来,有人说沉下去,到底是怎么样呢?请一个小朋友来将它放下去,大家来看一看。二、   讨论。

师:小朋友看到,玻璃球一下就沉下去了,请你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让它浮起来呢?

三、尝试第一次操作。

1、介绍操作材料:

师:小朋友想了很多办法,大家可以试一试,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材料,有纸杯、光盘、海绵纸、羽毛球、玩具等,你们也来试一试吧,看谁能帮玻璃球浮起来。

2、提出操作要求:

1)四人一组,大家要轻声说话,互相谦让。

2)玩的时候,小心别把水洒到地上,因为地湿容易摔倒。

3)多用几种材料来试,你要记住自己用过哪些方法,成功了没有,等会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幼儿尝试第二次操作。

1、师: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用了很多种方法让玻璃球浮起来了,那么哪些材料能让玻璃球浮起来呢?老师做了一张记录表(出示记录表,并讲解记录表的记录方法)
2
、幼儿进行第二次尝试活动。

五、记录。

请做完实验的孩子擦手,记录实验结果。

六、小组介绍记录情况并验证。

1、请幼儿记录本组的记录情况,并当场进行验证。

2、张贴记录表互相交流,收拾材料。

 


 


 


活动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升入中班,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探究欲望也越来越强烈。本学期,我们将抓住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以科学小实验作为班级特色活动,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本周我们就开展了《让玻璃球浮起来》的科学实验活动,引导幼儿动手尝试使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玻璃球浮起来,进一步感知沉浮,并初步尝试小组合作记录实验结果。

一、   分组教学,关注每一位幼儿

本次活动我们采取了分组教学的形式。上午由吴老师带一半幼儿户外活动,我带一半小朋友开展实验活动,下午再交换。这样我们就能更清楚的观察到每位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比如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有一大半的幼儿都能积极参与,但是也有个别幼儿只是在享受玩水的过程,丝毫没有探究的欲望。于是我就故意用夸张的语言来表达小朋友的实验结果来引起他的注意,激发他的兴趣。这样就能关注到每个孩子,让所有的孩子都能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中。

二、   丰富材料,满足幼儿探索兴趣

操作活动中我准备了一次性纸杯、海绵纸、塑料玩具、光盘、羽毛球等有些能浮在水面,有些能沉到水底的材料,幼儿基本可以主动利用材料进行探索活动,也能互相交换材料,争取做到每一种材料都能尝试到。但活动中,还有幼儿提出:“老师,塑料袋可以让玻璃球浮起来吗?”“还有碗呢?”……显然,今天我准备的材料还不能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所以我们会将材料延伸到科学区,并且增添更多的材料供幼儿继续探索。

三、   加入记录表的使用

这次活动中,我们第一次使用记录表,所以在活动前我先带领幼儿认识了记录表,然后介绍了记录表的使用方法,最后强调了小组记录该怎么分工。在后面的实验活动中,我观察到虽然是第一次使用记录表,但是小朋友们配合的非常好。一个人记录,其他小朋友负责操作后提供实验结果。所以记录表的使用,不仅帮助幼儿树立了实验结果,还促进了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


快速回复

留 言: